《三国演义》原著: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怯乌巢孟德烧粮 对应剧目 《战官渡》 提要: 袁绍听说曹操封孙权为将军,作为外应而大怒,起兵七十万进军官渡,曹操以七万应敌。田丰劝阻袁绍恐出兵不利,险被袁绍所杀,押入监牢,沮授提出不宜速战的意见,也被袁绍囚于营中。 第一次交锋,曹军大败,两家在官渡对峙,袁绍先后用筑土山射箭,掘土坑等攻术,皆被曹操所破。因缺少军粮,曹操欲回兵许昌,被荀彧书信所劝阻,并趁机劫烧了袁绍的军粮车。 袁绍派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屯粮的乌巢,没有听许攸分军进攻许昌的建议,反疑许攸通曹,许攸不堪凌辱投奔了曹操。 在曹营许攸献计烧乌巢劫粮,曹操亲帅人马前去烧粮。郭图献计趁曹操在乌巢之时,派张颌、高览前去偷营大败而归,郭图恐袁绍责备,假称张郃高览通曹,又暗报张郃高览信息,致使二将投曹。 曹操听从许攸速战之计,大破袁军,袁绍仓皇而逃。曹操欲劝降沮授投降,沮授致死不降,曹操杀而厚葬之。 《战官渡》(《乌巢劫粮》) 袁绍起兵七十万攻曹操,兵至官渡,曹以七万兵拒之。双方相持月余,此时曹操因缺少军粮而欲退兵,得荀彧书信,劝曹操坚守等待时机,又得报袁绍命韩猛催押粮草路过,曹操命徐晃张辽许褚前去劫粮。恐乌巢屯粮被劫,袁绍命淳于琼前去看守粮草。 曹操因缺少粮草而求救许都,信函被许攸截获,献计于袁绍,请求分兵攻打许昌,使曹操首位不得呼应,袁绍恐为曹操奸计,不听反而斥责许攸,许攸愤而趁夜投靠曹操,告袁军虚实,并献计劫乌巢。 曹操亲率强兵火烧了乌巢,断了袁绍粮道,袁绍听从郭图之计,命张郃、高览前去劫曹营,大败而归,郭图恐袁绍责怪,进谗言使袁绍欲斩张郃、高览,高览杀了传令官二人降曹,曹操又用张郃之计,诱伏袁军,大败袁绍。 京剧中对这段历史有两处相同的剧目《战官渡》和《官渡之战》,《战官渡》是老本,与原著的出入不大,六十年代由孙承佩根据《三国演义》原著及《战官渡》改编了一出新戏《官渡之战》,突出了当时袁绍与曹操的对峙形势,以及曹操以少胜多的战略思想。这出戏的大致剧情是: 袁绍欲起兵讨伐曹操,被田丰劝阻,袁绍不听反讥讽一番,并命曹操旧友许攸前去顺说曹操,命陈琳写了檄文,讨伐曹操。 许攸劝曹无果,领了曹操所赠物品,回营交令,见曹操不降,袁绍大怒,命颜良取了白马,结果被关羽所斩,又命文丑去夺延津,曹操用诱敌之计斩了文丑,袁绍要亲率大军官渡迎战,田丰阻拦无果被押入监牢,审配以曹操馈赠许攸物品为由进谗言,袁绍不让许攸再参与军务,命审配回冀州筹备粮草。 袁绍与曹操对峙半年之久,因粮草匮乏,曹操欲回许昌又恐有变,遂命人下书求援,被许攸截获,献计袁绍分兵攻打许昌,被袁绍驳回并赶出大帐,许攸欲自尽,被将士阻拦,劝其降曹。在曹营许攸献计,曹操烧了袁绍乌巢的粮草,并设下四面埋伏将袁绍战败。 《官渡之战》由北京京剧团演出,裘盛戎、谭富英、马连良主演。这出戏比较全面地讲述了曹操与袁绍的对峙的背景,加入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但没有体现关羽,翻看原著在这两段后,还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显得时间很长,其实白马延津之战和官渡之战,都是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发生的。 《战官渡》只找到了剧本,《官渡之战》留有录音资料,后来音配像了这个戏,文革后好像也没有舞台演出过。 官渡之战是曹操以少胜多的一个大战役,其实曹操一直惧怕袁绍的势力,所以一直未动,袁绍是急于求成且没听谋士的劝阻而发动战争,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曹操善于用人,而袁绍是不善于用人,把田丰,沮授都押起来了,许攸气跑了,张郃高览也投了曹操,河北名将不少,结果被杀的杀,跑的跑,回头再看看郭嘉的十胜十败,基本都被人家说中了。 官渡之战算是正式拉开了曹操平定北方的序幕,之后的仓亭之战直到取了乌桓,历时七年时间,曹操将北方完全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