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4金秋京剧盛会

 戏迷知音 2020-07-19

1994年9月,在天津举办了两场比较轰动的演出,厉慧良张世麟合作演出两场大戏,这场“东方金秋京剧盛会”是厉慧良张世麟三十八年后再度合作演出。

这场演出是由何佩森主持操办的,天津东方家具销售中心赞助,厉慧良张世麟合作演出戏码,是按一人一天花脸戏,一人一天武生戏安排的。当年厉张两位先生都住在科艺里,且是楼上楼下,除去排戏,即使俩人见面,也都不提演出的事,都是由别人传递消息,在剧目和演员安排上也是反反复复,厉先生的意见是大局定下来了,别人不演的我来,最早定的是《挑滑车》和《战濮阳》,因张世麟先生年纪大了,这戏很多年没演了,回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快临近演出时又托人找厉先生商量改戏,最终确定《战濮阳》改成《战宛城》,特邀袁国林先生演曹操。

这场演出,除去厉慧良张世麟袁国林三位先生外,还邀请了关正明、关静兰、寇春华、以及何佩森、李经文、张幼麟、王平、胡小毛、苏德贵等加盟演出,天津市京剧三团倾情助演。当时可谓是轰动津门。

9月18日的首场演出以胡小毛的《时迁盗甲》开场,然后李经文、寇春华演出了《春草闯堂》一折,李经文以花旦应工,加上寇春华出演胡进,真是相得益彰;随后关正明、关静兰、何佩森合演了《桑园会》,当天关正明患了感冒,嗓音近乎失润,但他很好地把握了气息,收放自如,怪腔不怪,唱念俱佳,收到很好的剧场效果。大轴戏是厉慧良饰演张绣,张世麟父子饰演典韦,袁国林饰演曹操的《战宛城》。


因为时间关系,《战宛城》只演出了从马踏青苗到大战宛城的几折戏,袁国林的“马踏青苗”颇具侯氏神韵,一招一式都气度不凡,特别是“马踏青苗”的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精彩绝伦。厉慧良的张绣上场,就是一个碰头彩,对阵时的抖枪,耍下场,踢枪捋髯亮相美妙绝伦,场内不时响起喝彩声。特别是厉慧良张世麟的对阵戏,搓步抖枪,甩盔等绝技,让观众大开眼界,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在观众们意犹未尽中首场演出圆满地落下帷幕。

9月19日首先由苏德贵、王平、张幼麟三演《白水滩》,分别扮演前、中、后穆玉玑,王振宇饰许世英;压轴戏是《法门寺》,关正明饰赵廉、关静兰饰宋巧娇、袁国林饰刘瑾、寇春华饰贾桂、何佩森饰国太等,可谓是群星荟萃,特别是这次演出恢复了一江风的曲牌,可惜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大审没有能演,甚是遗憾;

最后的大轴戏是《挑滑车》,厉慧良扮演兀术、张世麟(闹帐)、王平(观阵)、苏德贵(大战)、张幼麟(挑车)分饰高宠。

张世麟的起霸可以说是稳重大气,展现了高宠的大将风度;厉慧良的金兀术一出场,一句“吧德鲁”威震四方,把金兀术的勇猛剽悍,霸气展现的淋漓尽致,有老戏迷说,就这三个字,就值今儿的票钱。

王平“石榴花”曲牌加繁重的舞蹈动作;苏德贵耍枪,张幼麟的勇猛顽强,无不精彩,可谓是都卯上了。大幕徐徐关闭,历时两天的东方金秋京剧盛会圆满结束。

这次晚会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挑滑车》演出后的谢幕,论资历,厉慧良应该站中间位置,最初安排也是厉慧良左面是张世麟、王平,右面是张幼麟,苏德贵,但是谢幕时,张幼麟却跑到了左面,成了张世麟站中间位置了,而苏德贵跟厉慧良之间始终空了一个位置。

当时电视台录制了演出盛况,可惜《战宛城》只在电视播了两次,《挑滑车》却是录制完并未播放,甚是遗憾 ,其他的也只见有我早些年整理的《桑园会》的电视录像版,其他的戏 多是私人录制的资料 ,尤其《法门寺》未见流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