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林业乡土专家系列报道(九)——刘彩凤

 阿牛哥8mi3kbb7 2020-07-19
生产情况介绍

2012年10月,刘彩凤发挥从事10余年竹笋业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67户竹笋大户发起设立杭州绿丰竹笋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并注册了醉乡春商标,形成品牌规模效应,如今联系周边笋农150户,竹笋栽培面积2000余亩,年产值达300余万元。2014年12月,刘彩凤联合瓶窑、黄湖、径山、余杭等早竹笋主产区合作社,发起设立区竹业协会竹笋培育分会,服务竹笋农户超2000户,服务农户的早竹笋栽培面积超过1万亩。

工作主要实绩

刘彩凤从事竹笋业生产16年,一直致力于推广实践早竹笋培育技术,筹备设立竹笋合作社和区竹业协会培育分会,团结笋业从业人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我区竹笋业专业合作社典型。近几年来,刘彩凤获得区“科技兴林示范户”(2012年),区三八红旗手(2013年),市三八红旗手(2014年),区项目优秀推广员(2015年),区妇联代表大会代表(2015年),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2017年),全国林草乡土专家(2019年)。合作社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集体(2016年)。

01

团结笋业,抱团发展,形成竹笋生产经营技术与规模效益。筹备设立竹笋合作社和区竹业协会培育分会,建立营销信息和技术应用和直供农资服务机制。在瓶窑镇西安寺村、塘埠村、径山镇西山村、黄湖镇青山村等重点早竹笋产区设立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4处,面积620亩,示范农户36户。通过示范基地农户,开展笋农的联系与服务,在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等重点早竹笋产区服务农户2000户以上,服务面积超过1万亩以上。

02

培训交流,引进竹笋栽培新技术、新模式,解广大笋农的燃眉之急。实践推广“覆盖出笋种竹留养技术”,引进“施石灰,配方肥,生物肥”等新技术,实现了衰退早竹林的治理与恢复。参与总结并形成了“余杭区早竹林衰退预防与治理技术规程”、“余杭区早竹林覆盖出笋种竹留养技术要点模式图”。几年来组织社员参加专题培训,同业交流,技术研讨等50多场次,累计5000人次,累计直供专用农资1200吨,累计3万亩次以上。

03

“先富带后富”、“大户带小户”的形式,履行合作社的社会责任。在刘彩凤带领下,合作社集聚了20多名高级农民技师、农民技师、农民助理技师,是业内的行家和农民土专家,发挥骨干和核心作用,帮助身边的“规模小,技术弱,效益低”的总计200多农户,提高技术能力,推进精细管理,使广大小农户通过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实现科学劳动,获得新的经济效益,累计帮扶笋农户500户以上,帮扶对象的经济效益增长15%以上。除技术和信息上帮扶笋农外,合作社负责人刘彩凤,还作为区妇联巾帼志愿者“爱心姐姐”的一员,参加妇联的统一组织,参与“姐妹帮扶”、“捐资帮扶”等活动,结对服务。

文章归属:林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