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合理设计课堂“三阶段”有效提高50m跑成绩?

 杞乡青年 2020-07-19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 罗新江 

测试学生速度素质的项目,在课堂教学以及测试中发现,学生在50m跑动中身体的稳定性、上下肢协同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影响成绩。身体功能性练习是一种高效、科学、系统的练习模式,在此基础上依据小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基础运动 能力的特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三阶段”功能性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50m成绩,形成稳定的动作模式,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使学生在50m跑过程中表现出动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1

“三阶段”身体功能性练习与50m跑的关系

身体功能性练习是通过运动链和三维平面,进行多关节的加速、稳定等多样性、趣味性的动作模式,有效提高练习者的核心力量、肌肉力量、爆发力等。它通过FM S功能性测试(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俯卧撑、躯干旋转稳定性),得出诊断结果,根据诊断结果归纳分析学生身体动作的弱点,开展针对性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运动表现。笔者依托身体功能性练习的概念,结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和运动能力等基本特征,设计出“三阶段”功能性练习与50m跑项目的关系图(图1)。

 

2

“三阶段”功能性练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随机抽取40名三年级学生,采用抽签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人且男女生均等,共进行13周的教学实验,每周的周二、周三和周四下午15:30~16:10进行3次训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对

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的50m成绩进行同质性检验,并及时调整两组人员50m成绩的差异性,直至差异值不显著(P>0.05)为止。实验组以“三阶段”身体功能性练习的方案进行干预,而对照组则是根据传统50m常规练习方案进行干预。第1周进行50m和F M S功能性动作指标的前测,通过对F M S前测数据的诊断、评估,并结合受试学生50m跑的动作分析得到学生在跑动过程中核心稳定性偏不足,致使部分学生在跑动过程中出现身体左右摇晃的现象;下肢力量、膝与踝关节的灵活性不足,使得蹬地效果和抬膝前伸能力相对薄弱;摆臂→躯干(腰腹的扭转)→下肢的蹬摆力量衔接不明显,一方面由于以髋为轴的旋转能力不足,导致力的传递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手臂与躯干、下肢的一致性不足,使得部分学生摆臂基本做无用功,体现不出摆臂带动腰腹以及下肢的蹬摆。笔者以此设计出以下三阶段的功能性练习方案:

第一阶段:由“练”到“玩”将动作与游戏融合,突显动作的趣味性。笔者在第一阶段(2~5周)主要以核心力量和跳跃类的趣味徒手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激发学生的参与感。游戏中的练习

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逐渐激活学生躯干的核心肌群,上下肢肌肉力量以及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提升身体基础力量,为下一阶段打好素质基础(表1)。

第二阶段:由“简”到“难”将器械与 动作组合,突显动作的实效性。第二阶段(6~9周)增加轻器械作为辅助,通过不同器械的组合式练习对跑动中的各环节部位(上肢—躯干—下肢)进行强化性练习,发展其躯干的旋转爆发力和稳定性,上下肢的力量与速度(表2)。第三阶段:由“系统性”到“指向性”将专项融入其中,突显动作一致性。

第三阶段(10~13周)结合50m跑专项练习,利用弹力带、绳梯等轻器械设计组合练习,并在练习中衔接不同距离的冲刺跑,使其刺激各个指向肌群的同时快速适应冲刺跑的动作节奏,形成完整的动力链,不仅提高跑动中的速度,也逐渐形成固有的动作模式,使动作变得更具一致性(表3)。

 

3

实施效果

笔者经过13周的实验总结,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中40名学生的50m成绩以及 FM S(功能性动作指标)进行前后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三阶段”功能性练习与传统50m练习相比,前者对发展小学生的动作模式以及速度素质有着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身体功能性练习有着它独特的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如,多样的动作形式、科学的评估模式以及阶段性的练习方式,这些优势能够有效地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丰富和拓展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