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坏脾气父母带给孩子六大伤害,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做?

 昵称65625155 2020-07-19

在教育孩子时,绝大多数父母情绪非常丰富,他们误以为自己激动的情绪是对孩子深沉的爱,是对孩子强烈的爱的表达与体现。

在这样的认知下,原本就激烈的情绪更加容易被触发,令人时刻有心脏病要发作之感。

其实这是混淆了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丰沛的情感对孩子来说是成长里的阳光雨露,越多越好;但激动的情绪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好的,需要戒除。

有着深沉情感的父母可能表面上看起来是无情的,因为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不动声色;而情绪丰富的家长从外表看来一定是非常爱孩子的,因为孩子的一点风吹草动在他们那里都显得比较惊心动魄。

当孩子上学之后,最容易触发父母情绪的当属考试成绩

当孩子考试考得不好时,父母比孩子还要着急,他们经历了一系列令人心碎的心理过程——震惊、发怒、抱怨、怀疑……

这流程完整走一遍特别辛苦,心情如坐过山车般波澜起伏,真就是把自己折腾的身心俱疲。

不但心情不好,也没有力气做事,经历这一番折腾,不但孩子伤心难过、遭受打击,父母自己也受到了伤害。

考试考不好,孩子的内心一定是难过和伤心的,谁不想考个一百分呢?

但当父母生气、发脾气,结结实实的把孩子训斥了一顿之后,孩子的愧疚感在父母这里得到了释放,原本应该通过认真努力学习来解决问题,结果变成“考不好-孩子伤心-父母发怒-孩子释怀”这样的一个解决流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当孩子没考好时,他们的内心第一反应一定是伤心、难过,他们会向父母倾诉,通过这一诉说,他们内心的压力和自责会减少,但不会消失,这一点请父母放心,他们内心强烈想要学好的愿望依然存在。

因为父母没有惩罚孩子,所以没考好这件事没有得到解决,还会放在孩子们心里。

总有一天,孩子会解决掉它,只不过需要我们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父母不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忍耐脾气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家长没有和孩子沟通,因为沟通很麻烦,很需要耐心,特别对于年龄小的男孩来说,让他们表达清楚很费力,也很容易产生误解。

但沟通却是“虽然缓慢但最有效”的方式。

当孩子报完成绩之后,爸妈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不管孩子说啥都要听着,像孩子类似的表达一定是伤心、失望、不满,每当这时我还在做饭,我一定会关掉油烟机听他说话,如果他情绪比较激动,我就会走到他身边、蹲下来听他讲。

家长的急躁和火爆等恶劣态度,会一次次的打击孩子沟通的欲望,以至于到后来父母想要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却会被拒绝。与父母沟通不畅的孩子都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二,家长消极发泄的态度让孩子无法接受,产生抵触的心理。

任由情绪发泄的任性父母,不懂倾听的道理。

所以孩子有学有样,也学着关上自己的耳朵,“你不听我说,我也不听你说”。

这种对听觉的伤害到了大学阶段表现尤为明显,表面孩子的听力正常,但学习能力却出现了下降。

曾经我思考过很久,为什么同在一个教室,有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就特别高,但有的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效果非常差?

蒙台梭利提到“学习是一项需要调动眼睛、耳朵、嘴巴、双手、大脑等的一系列集体活动”,有的学生在小的时候观察力、听觉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训练,他们的学习自然得心应手,不觉得累而且学有成效。

但有的学生因为听觉学习力弱,使得这里出现了“木桶效应”,最弱的那项能力限制了整体学习力,这些学生往往容易陷入自我挣扎,他们既想要突破自我,努力奋斗,可是实际执行中却发现困难重重。

我们老师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开视频答疑、开语音会议讲题目,在这样的课堂里,听觉学习力弱的学生几乎无法得到成长,这种辅助教学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作用,他们必须要到老师面前,看着老师的动作,触发他们的视觉、感觉之后,他们才会慢慢进入学习状态。

这些学生的耳朵对“别人说,他们听”这一过程很抵触,当要求他们倾听的时候,他们内心就会不由自主的屏蔽声音,虽然听见了,但是也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

第三,家长亲身给孩子示范,遇到困难、挫折之后如何去处理。

父母遭受打击之后的表现就是任由情绪左右,没有清晰的思路,不经思考,支配自己行为的只是冲动、混乱和任性。

乱发脾气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

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的行为,实际上是父母表达自己的失望和不满,表达自己的挫败感与不自信。

如果心中真的想为孩子好,那么首先一定能够做到忍耐。

孩子学习出现了挫折、行为出现了偏差,这是需要父母去解决的困难,乱发火和生气非但不能解决它们,并且让孩子看见“当我的父母遇到困难时,就是这副模样”。

那么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同样也会任性、自私、不顾别人的感受,这就是“有样学样”的结果。

第四,培养孩子的坏脾气。

因为父母的暴躁,使得孩子的个性被压抑,他的自我没有发展的空间,他的情绪得不到合理的释放,他的诉求没办法得到满足,整个人的生长得不到舒展,生活令人感到窒息。

但与此同时,孩子还要额外承受父母的情绪,想要让父母感到高兴,青春期的荷尔蒙又让他们想要背叛逃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孩子怎么可能会有个好脾气?

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看起来很平静,除了逆反之外,个性很顺从,那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当父母暴躁时,培养不出一个好脾气的孩子。

达尔文说:“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好脾气是父母给孩子的一笔巨大财富,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阳光和温暖,把光亮洒在孩子未来的道路上。

父母易怒的坏毛病让孩子变得极端,从消沉到狂躁,从暴跳如雷到自怨自艾,从自恋到自卑,从固执到轻信,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内心的能量被无限消耗,用尽全身力气积聚活下去的勇气。

第五,在家庭里得不到关爱和理解。

孩子会去社会中寻找温暖,而此时仿佛黑洞般的情感需求会放大对方的优点,别人给予一丁点儿的关爱,在缺爱的孩子眼中被放大。

为了得到一丁点儿的温暖和关爱,放低自己的需求,不考虑地位和尊严,别人的一点好都会被视为恩惠,无法判断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

因为没有被这样对待过,所以对方的倾听、宽容和理解是如此的弥足珍贵,其它所有的缺点都可以视而不见,为了得到温暖,丧失判断力,失去了寻找真正幸福的条件。

第六,孩子的性格充满了攻击性。

孩子的攻击性首先表现在青春期与父母的斗争中,斗争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向外宣泄,伤害父母,破坏东西等;还有一种更加普遍,就是被压抑的攻击性,转向内部攻击,造成抑郁情绪,攻击自己的身体、伤害自己的精神系统。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孩子没有要求、没有忍不了的事情,心肠好,脾气好,但在心底里,他们手里拿着一把鞭子,重复上演抽打自己,攻击自己的信念与精神。

他们在重复父母对自己的攻击,用负面的鞭策消耗内心的能量。

有人说讲道理是最没有用的教育,但是要看在什么时候。

也有人说,身教重于言传,说那么多不如自己去做。

但其实,平静有智慧的语言在教育中作用特别巨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情绪稳定的年龄,如果此时父母能够一针见血、毫不啰嗦、不加以引申的指出孩子的缺点,这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指引孩子走向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正确的事情,这就是语言教育的作用。

在气氛融洽的环境里,和孩子进行有意义、有建设性的对话,理性平静的讨论,考虑到孩子的心情和承受能力,点到为止。

想要孩子对自己打开心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平等的沟通,耐心的倾听,适当的建议,温和的诉说,聊天不带有任何目的,只是交流!

父母毫无保留的认同和肯定孩子,在这样的基础上,稍微做出改正和调整,向着开明、阔达、有品有德的方向,脚踏实地的前进。

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爱护他,指引他。

让孩子倾诉,而不是自己说个没完没了。

给孩子毫无保留的爱、最大的肯定、不顾事实的欣赏。

父母该道歉的时候道歉,该装傻的时候装傻,该认错的时候认错,该自己努力的时候就下足力气。

把孩子养成一个聚宝盆,由小变大,直到光彩夺目那一天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