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道、授业、解惑——让素质教育回归“原点”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弗洛姆说,“如果不尽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去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所有爱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了。
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工作理念,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工作方法,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苏州市市委书记蓝绍敏

教师节那天,一位同事在朋友圈里发了《师说》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啊,虽然唐朝韩愈的《师说》距今已有1100多年,但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每个教师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早在200599日,在我国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领导在会见优秀教师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在他的讲话的最后特别援引唐朝韩愈《师说》中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并对之与时俱进进行了阐释。 

领导这样说: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在毕生中一定要做好的事情。现在我们讲传道,就是要给学生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使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授业就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本领,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杰出人才;解惑,应是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解疑释惑。解疑释惑要有方法要摆脱那些生硬的、死板的、教条的方法,代之以生动的、活泼的、耐心的、细致的方法。而做好这三点,一定要以德为先 
这一讲话,为广大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践“教书育人”指明了方向。 

传道授业解惑”,在我们理解就是:做人之道、授生存之业、解成长之惑。
所谓传做人之道”就需要教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
所谓授生存之业”指教师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方法进行专门的训练,让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成为学校的风景;
所谓解成长之惑”指教师要让学生在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新的时期,我们必须赋予“传道、授业、解惑”新的内涵,使这一思想更加发扬光大。
一、重建师道开展主题研读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用书籍激发灵感,用书籍陶冶品行,用书籍启迪智慧,用书籍造就优雅,用书籍丰富精神,用书籍美化人生——这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秉承孔子说:“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和鼓励教师读书,并且每年赠送至少一本书,年下来,已经向老师赠送的书籍十几本。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乔建中主编《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郑金洲等著《行动研究指导》、加拿大教育家范梅南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佐滕学《静悄悄的革命》、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等。
如今,读书已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读、写、思中进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论语·学而》)状态的已不在少数。“腹有诗书”让老师们变得举止高雅、气质华贵、博学多才。

二、重构师尊:依托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改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激活课本知识,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三个沟通 
1课程教学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沟通
传统的课程教学价值定位是“教师讲清课本知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做对题考好试”。如果用新课标的理念和小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来判断,它是有缺陷的。世间万物都有联系,书本知识也有前因后果。因受到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限制,呈现在课本上的知识只能“掐头去尾”,但这不等于我们在教学时也只能“掐头去尾”,很多时候,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课程教学的内在目标,指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是教师的工作职责。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采取“从知识的生发历程中帮助儿童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课堂上,师生共同寻根究底,追根溯源。正如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举一不能使人反三,就不要重复这种讲法。
2.课程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的沟通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与生活是水乳交融的,抓虫子,捏泥巴,搭积木,做游戏,还有拆装玩具,饲养小动物……这是他们喜欢的生活,也是他们喜爱的学习。可以说:儿童的学习素材来源于生活,学习过程渗透于生活,学习成果反作用于生活。这和孔子一贯倡导的 学而时习之”是一致的。
3.课程教学与社会生活世界的沟通
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陶行知先生还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学校教育除了让儿童在课堂上学知识、用知识外,更多的时间则要强化“开放教育”的理念,让儿童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时间、空间及学习内容,使儿童做到“社会生活课堂化”。为此,我们尽最大所能给学生创设非常丰富的校园生活,各科教师结合所教学科内容积极探索,努力使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拆除”无形的围墙,让学校与社会对接,让教学与时代联网。
构建生活的课堂,垒筑儿童的精神家园,这是开放的、生活的课程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只有关注儿童的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的当下需要,关注儿童的生命经历、感受与体验,把课堂当作生命展示的空间,我们的课程教学才有生命活力和生活魅力! 

三、重塑文化: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完善科研文化的机制
1.“和而不同”,构建专业发展的实践共同体
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要出色,要出彩,要成为学校课堂的“经典”,决非一日之功。从读书品书,到校本培训,从专家指导,到自我研修,无论是处于高原期的中年老师,还是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的青年教师,他们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学校教学科研文化土壤中获得了茁壮生长的力量,教学技能更加娴熟,专业底蕴更加深厚,但又没有失却自己的教学品性。
2“如切如磋”,不断完善学研文化的运行机制
为了形成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不断完善科研机制,科研处坚持抓好日常管理,通过指导、检查、督促、反馈等手段进行合理调控,保证各个课题组的研究能够均衡推进;同时跳出常规思维,组织一些富有新意的小型活动,作为推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的加油站、助力器,既保持教师对课题的热情和兴趣。专家指导典型引路、学术沙龙、博客撰写、论文参评、总结提升、考核奖励……这些看似常规性的科研工作一环套一环,却真正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引领着科研方向,促进了学校科研生态的形成,最终形成学校的以“自觉”为特征的科研文化。
在历史与现实中,教育都在传递着某种文化,追求着某种文化,并意图通过课程与教学让学生建构、生成、创造新的文化。但建构、生成、创造从何而来?我们的老师们正在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教育的创造来自于充满激情的生活,来自于火热的草根研究,来自于对自身的不断完善,正好孔子所说的——自化化人、自达达人(本文曾获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有较大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