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自然也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不可能每件事都顺心如意,也不可能想要的都能拥有。但人如果过于贪婪,只是把本就拥有的一切抛弃,连自己都被推向无尽的深渊。 1 贪婪,是无尽的危害 从前,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捉的动物。多年来,人们想尽办法。 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去射击,或用陷阱去捕捉它们,但都无济于事,因为它们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后来,人们去请教生物学家。生物学家于是根据这种猴子的习性找到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他把一只窄瓶口的透明玻璃瓶固定在树上,再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 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后,由于握着拳头,爪子却怎么也抽不出来。 而那个瓶子又系在树上,使它无法拖着瓶子走。贪婪的猴子十分顽固——或者是太笨了——始终不愿意放下已到手的大米。 就这样,第二天,当生物学家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愿放手,直到有人把那把米放入猴嘴中。 2 过分贪婪,是本性,也是不理性 合适的欲望追求,叫进取。过分的欲望,叫贪婪。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往往都会与猴子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该放弃时不能放弃。 结果铸成大错,甚至悔恨终生。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心中无穷的欲望,让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之而去呢? 又有多少人因为贪欲而被厄运的玻璃瓶捉住呢?我们都明白贪婪的前方是深渊,可总会忍不住去尝试。 人们在利益面前往往经不住诱惑,人有时太贪婪,所以毁了大好前程。有时明知是圈套,却因为抵御不住诱惑而落入陷阱。 俗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们很多时候不是败给自己的聪明,而是败给了自己的贪欲,败给了理性。 没有任何功劳却想贪滔天之功,总是为了眼前的小利便心存恶念。无止境的欲望,等来的是无止境的深渊,终将把人埋葬。 3 明得失,懂取舍 孟子有一个关于舍取的主张:
人不要事事认为自己能拥有世界的全部。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那我们拥有的也就各有不同。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腰缠万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博古通今,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威严渗人。 那样,不能得到的也就不过分要求。欲望就像是膨胀的气球,总有一天它会撑不住爆开,一无所有。 我们不贪心,是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能得到什么,而不是盲目地什么事情都要分一杯羹。 很多时候,少点贪心,是为了守护我们本来就拥有的一切,守护本来就属于我们的美好。 4 把握自己所拥有的 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写到:
不是自己的,你终究得不到,是你的,得到与否只是时间问题。凡事强求不得,努力了那便顺其自然。 抓得紧,失去的越多,越是追求多,越难以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分膨胀自己的欲望只会让心灵疲惫痛苦。 而知足的人总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理由,就连小小的惊喜,都能让自己开心幸福。 生活不是不轻松,而是看不淡,幸福不是寻不到,而是不知足,痛苦不是离不开,而是舍不得。 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会有奢求。只是,如果奢求太多,人就会越来越变得冷酷无情,注定不会幸福!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能活好每一天,何必贪得无厌自取烦恼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