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多表象,凡眼所见,未必是真

 舒山有鹿 2020-07-19

墨冕心语:

凡眼所见,未必是真;凡耳所听,未必可信。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生活是一个万花筒,也是不断发展的载体。不听信谣言,不被表象迷惑,多个角度理性看待世界,才能看到实质。

所见表象,未必可信

两位天使准备在一个有钱人的家里度宿,这家人对天使很不客气,他们只能住在冰冷的地牢。大天使看到地牢墙上有个洞,就把洞修理好了。


小天使很疑惑,但大天使解释道:“凡事不能看表面”。


下一个晚上,天使来到一户热情的农家中歇息。分享过农户仅有的一点食物后,农民让他们睡最好的床上。第二天早上,天使发现农户在痛苦,原来他赖以生存的乳牛躺在田野中死了。



小天使非常愤怒:“你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第一个人什么都有,你偏偏帮他们的忙;第二家什么都没有,却愿意分享他的一切,你偏偏让他的牛死去,这是什么道理?”


大天使还是说:“凡事不可看表面。”


在大宅的地牢时,大天使在墙洞内发现了黄金,既然那个有钱人这么贪心又不愿意分享,大天使便把它封住,使他找不到。


昨晚又是什么一回事呢?在农户的床睡时,大天使看到死亡天使要取他的命,便以那牛代替,所以凡事不可只看表面。

直观情绪,易于迷惑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放言五首》中写到: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生活处处都是表象,凡事总有其实质特点。脆弱的树苗也可以经历风雨长成参天大树,烧尽的野草也能一经春风吹又生。相反,璀璨的烟火却是一瞬即逝,昙花盛放也只是一刹那。

凡所表面,不可尽信,亦难以为信。很多表面的情况,倘若不深入思考,其实都是别人想让你见到的模样,也许和你心里所想的会大相径庭。

这往往是自身的个人情绪在做怪。想想,为何生活中带节奏的人会很容易,为何一发生难以评论的事情,所有舆论的指向都会一边倒,为何总是有人以谣言带偏一堆人?

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发展,我们很多人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但我们识别事情真伪是非的眼光却仍停留在原地,只等待着直观情绪或者他人的心思对自己的支配。

生活就是一个沼泽泥潭,我们的上半身仍在上面,可下半身却被紧紧地困陷着。我们相信许多表面的事物,不是不懂得思考,而是我们很多人都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没有自我的价值观念。

理性思考,看清本质

俗话说: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无论是事情的表面还是人的表面,都是极具迷惑性的。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考去看性本质,往往都是十分困难的。正如苏轼所说“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国时期的庞统,身材矮小,样貌丑陋,却是与卧龙实力齐驱的“凤雏”。在东吴,因他样貌丑陋被驱逐。在刘备集团眼里,却是屈指可数的智囊型人才。

有人喜欢以貌取人,有人喜欢以己度人。这些都是用自己的直观所见和情绪去区别对待,正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自身喜欢的便只会“爱屋及乌”。

有些时候,五大三粗的大汉也许是粗中有细之人;表面恭敬可靠的人也许是暗箱操作的小人。你见到一群手牵着手的人就像朋友一般,又何曾想到她们心中都在谋划着何如算计对方。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没有深入去了解的话,就不能盲目相信道听途说之言。许多表面华丽的外衣,也许在掩盖着底下的污垢。而朴素的衣襟下,也许内含着金子在闪闪发光。

看清生活的本质,就是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所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毫无主见,听从情绪亦或者他人的安排。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