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三观怎么了?”,“别拿你的三观绑架我!”

 舒山有鹿 2020-07-19

最近知乎有一个高热话题:“你听过哪些三观最不正的话?”


这个看似普通的话题却引爆了全网的关注,引起大家的思考,我们的三观正确吗?

知友leniou的牙膏在这个话题下面说了这样几句话:


写几个经常碰到的,极其讨厌的。


“我是为了你好!”你为我好,让我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你为我好,让我去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希望你是真的为了我好。


“他那么有钱为什么不捐”,别人有钱关你什么事,捐是情分,不捐是本分。为什么要道德绑架呢?谁的钱不是大风吹来的。


生活中最常见的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句话到底,只会用“道德绑架”去束缚他人。

当有人跟你说:“你的三观怎么了?”

你不妨回一句:“别用你的三观绑架我。”

你的三观,未必“正确”

每个人的三观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差别,有人认为自己是“三观”正确,有人认为他人“三观”不正。

我有时候便会思考,我们的三观就一定是正确无误的吗?

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着他不同的身份地位,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有着不同的经历。

所以,我们常用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去评价他人,但却没有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到底对不对。

我曾听到过这样的一段对话,一个人在和朋友聊天时,他说:“很多时候,还是要多关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他的朋友立马回了一句:“你这样的人真的是利己主义者。”

只听见他回了一句:“难道你就从来没有为自己和家人着想吗?”

一句话问的哑口无言,你把他人的多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行为叫做利己主义,又何曾想过,你自己不也只对自己负责吗?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么好笑,你总认为自己的三观正的不能再正,挂在嘴边的都是什么为国为民的崇高空话。

但在危机关头却很少人走出来,这样盲目敲键盘评论、自以为正确的人,网上通常称其为“键盘侠”。













三观不合,最难相融
什么是三观不合,网上有个高赞回答:


他喜欢看书,你喜欢玩游戏,这不叫三观不合;但是他说看书有什么用,不就是装文艺嘛?这才叫三观不合。


你喜欢去西餐厅吃牛排,他喜欢在大排档撸串,这不叫三观不合;但是他说那玩意儿死贵,还不好吃,说你真是做作,这才是三观不合。


你喜欢假期去各地旅游,他就喜欢宅在家里,这不是三观不合;但他说旅游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花钱遭罪嘛,躺在家里多舒服,这就是三观不合。
根据一份《中国95后数据报告》,在“最看重伴侣的哪个条件”一项中,三观一致战胜了性格、外表、经济,跃居第一。



在现代社会,三观仿佛成了交友、找伴最重要的一个关注点,也正是这样,三观不同,也往往成了个体被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初中学生回到家里跟父母哭诉着自己如何被同学排挤的事情,排挤原因很简单——她和其他同学喜欢的爱豆不一样。


很小的一个问题,却被当成群体排挤的原因。可想而知,用伪“三观”形成的群体,和那种排斥的力量是有多强大。


社会各界尚推崇“百花齐放”的思想,每个人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不同难道等于“三观不一致”吗?


当你因为意见不同而被冠以“三观不正”时,不用管他们说的怎样,只要立场正确,就让他们排斥好了,谁没有自己的圈子呢?













不要用“三观”绑架他人
香小陌在《逆水横刀》写到:
不讲话就是怕吵架,很怕再次触及某些不愉快甚至价值观念三观底线都无法相容的话题。 

如果已经完全不在乎对方,也就不介意撕开脸面口不择言;恰恰是心里还存着体贴和在乎,都不愿让对方难受,所以干脆不说话,堵住嘴吃饭最安全了。

涉及三观的问题,很多人都会究其为原则问题,而不会让步,以致出现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

关于用“三观”绑架他人,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永远要求原谅他人。

他们常说:感激伤害过你的人,感激欺骗你的人,感激,感激抛弃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你成长。

倘若感激,我们都认为他正常不过,有着广阔的胸怀,但不感激呢,却被他人声讨、谩骂。

这样的行为真的就涉及三观吗?有些人我憎恨他,不是因为我不能够原谅他,而是打心底不想与他交往。

有时候,三观不能被用作“绑架”他人思想言论自由的工具,你有你的大量,我也有我的底线。

其实,当你被他人用“三观不正”诋毁你时,不妨严正表明自己的观点:“我的三观自有我做主,别用你的三观绑架我。”



生活最好的状态:凡事可为,有所期待

人最难的,就是面对现实
待人谦卑,恪守其身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