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26位文正公

 细雨青衫 2020-07-19

“文正公”不是一个官衔或者爵位,而是一个谥号,也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文人大臣的最高谥号。文正是什么意思呢?《周书·谥法解》中对文正的解读第一句即是:“经纬天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

仅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这个谥号几乎是对一个文臣最高的评价:才华无双德行端正,可谓是文人楷模。也正因为此,这个谥号帝王轻易不给,若是给了,便是社稷之臣。

实际上,“文正”并不是一直是最高荣誉代表,唐代最高的谥号是“文贞”,比如魏征;到了北宋为了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这才改为以“文正”为高。因此,得到文正谥号的大臣,大多是在宋代之后,我们简单罗列一下。

宋代: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九人;

元代: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五人;

明代: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四人;

清代: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

从历代谥号可见,文正公都是历朝历代的名臣贤臣,数量极少,加在一起四朝才26个人。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范仲淹,司马光,耶律楚材,方孝孺,曾国藩等。他们所在的朝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所作所为也有差别,若要说谁成就最高是不能有一个决断的。

在“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王导是唯一荣获两个字的谥号——【文献】的人。该谥号是东晋最高的谥号。五代元老、书法家崔宏荣获了【文贞】的谥号。【文贞】是北魏到北宋真宗前文臣最高的谥号,伟大的意见王魏征同志也荣获此谥号。

北宋仁宗时【文贞】的谥号改为了【文正】,为什么改?因为宋仁宗名赵祯,谥号用字与皇帝名字字形相近,字音相同,为了避免侵权——避讳,而改为【文正】。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不肯轻易给人。

元朝建立后,立即恢复了【文贞】这一谥号,因为元朝不可能给宋朝避讳的。那么此时【文贞】、【文正】PK的话,哪个牛呢?后来者居上,【文正】完胜【文贞】。

文正是什么含义?

《谥法解》对“文”的解释很多,有“经天纬地”、“道德博闻”、“慈惠爱民”、“勤学好问”、“与贤同升”等27项。福垊认为“经天纬地”那是形容陛下的,其他貌似不全面,倒是这个“与贤同升”非常合适。

《谥法解》对“正”的解释也不少,有“内外宾服”、“大虑克就”、“清白守洁”、“守道不移”等19项。福垊认为“内外宾服”那是形容圣上的,其他的也不太合适,而这个“清白守洁”似乎合适。

谥号,算得上华夏文明一个非常独特的印记。用谥号的讲究,可以追溯到至少先秦时期。通常为一个字,常见的比如“文、武、昭、宣”之类。商纣王、周武王、周幽王、秦孝公等,那中间的一个字都是谥号。(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等,不是)

对于文臣和武将而言,“文正”、“武忠”可以算得上最恩荣的谥号了。要了解这其中的具体含义,就要参考先秦时期的一部文献——《谥法解》。

“文”的意思很多,大致如: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勤学好问、博闻多见、忠信接礼、能定典礼、经邦定誉、敏而好学、施而中礼、修德来远、刚柔相济、修治班制、德美才秀、万邦为宪、帝德运广、坚强不暴、徽柔懿恭、圣谟丕显、化成天下、纯穆不已、克嗣徽音、敬直慈惠、与贤同升、绍修圣绪、声教四讫……

“敏而好学”、“修德来远”都是《论语》里面的话;“帝德运广”、“圣谟丕显”显然不是针对大臣的(虽然宋朝有个武将叫呼延丕显)。关于“帝德”小涛也专门查过(几百条啊,看得眼泪哗哗的),容有时间给大家介绍。

“正”的意思是:内外宾服、大虑克就、内外用情、清白守洁、图国忘死、内外无怀、直道不挠、靖恭其位、其仪不忒、精爽齐肃、诚心格非、庄以率下、息邪讵诐、主极克端、万几就理、淑慎持躬、端型式化、心无偏曲、守道不移……

颇有些“以道事君,不能则止”的意思。比如历代敢于强谏的,强项令之类。不由得想起古文中的“辅佐”:“辅”是帮扶,顺着的;“佐”是改正,逆着的。随着文化的流变,如今的“辅佐”更倾向于偏意。

除了曾文正公,历史上还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文正公,略举一二:

魏征

这可是第一个担上文贞(文正)之名的臣子,作为臣子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作为史学家参与编辑《隋书》、《齐书》、《梁书》等史书,同时因谏臣之名,使得唐太宗成了中国历史上接近完美的帝王。作为能进凌烟阁的名臣,第一代文正公之名,名副其实。

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天才辈出。为避讳宋仁宗赵祯之名,将“贞”改成“正”。世传《老子》中“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贞)”一句,估计也就是从这时被改的。因司马光之倡导,从此“文正”便属于最了不得文臣谥号。

范仲淹

范仲淹在北宋纷乱的时局下,作为文臣武将都取得了巅峰成就,同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更被树立为中国人的追求目标,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司马光

司马光乃文臣楷模、四朝元老、博学多识、直言刚正。他编写的超级史书《资治通鉴》,博观前古,对当朝及后世都极具影响。毛泽东曾给予极高的评价,一生都在反复阅读。

耶律楚材

为辽人后代,曾在金朝为官,后在蒙古极力推行儒家文化。人称“北国卧龙,中原儒相”。他成功的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和政治体系成功引入元朝统治,为元朝实现汉化立下汗马功劳。

方孝孺

明初靖难之后,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惨遭诛“十”族。这种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气概,恰是亚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六百载而下,方文正公的精神也许只剩下“虽千万吾往矣”……

古代谥号谥法表解

类别

谥号

谥    法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反众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群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潜纳不行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日简

尊贤贵义日恭  敬事供上日恭

尊贤敬让日恭  执事坚固日恭

既过能改日恭  爱民长弟曰恭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日定  纯行不夹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日襄

辽圣宗

唐明皇

周文王

唐德宗

周简王

晋恭帝

宋钦宗

元定宗

庄襄王

小心畏忌日傅

质渊受谏曰董  有罚而还日董

温柔贤善曰懿

克定祸乱曰武

安民立政日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日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日康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日穆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治而无眚日子  执事有制日子

由义而济日景  耆意大虑日景

清白守节日贞  大虑克就日贞

不隐无屈曰贞

心能制义曰度

聪明缸哲日献  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日孝  慈惠爱亲日孝

秉德不回日孝  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日齐  资辅共就曰齐

甄心动惧曰顷  敏以敬慎日顷

柔德安众曰靖  巷已鲜官曰靖

宽乐令终日靖

疏远继位曰给

威德刚武日圉

唐僖宗

周董王

周懿王

魏武帝

明成祖

周康王

周穆王

周昭王

周平王

汉景帝

周贞定王

南宋度宗

汉献帝

周孝王

周顷王

汉卫

被谥靖

弥年寿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补前过曰刚

猛以刚果曰威  强义执己曰威

治典不呆曰祁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能思辩众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圣善周闻曰宣

胜敌制强曰庄

柔质慈民曰惠  爱民好舆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大虑行节曰考

道德纯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状古述今曰誉

昭功寍民曰商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  思虑深远曰翼

外内贞复曰白

官人应实曰知

见美坚长曰隐

贞心大度曰匡

德正应和曰莫

施勤无私曰类

周威烈王

周桓王

周元王

周宣王

周庄王

周惠王

梁敬帝

唐肃宗

周考王

明思宗

周烈王

周匡王

柔质受谏曰慧  

名实不爽曰质  

温良好乐曰良

慈和编服曰顺

博闻多能曰宪

思虑不爽曰厚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教编不倦曰长

好廉自克曰节

内外宾服曰正

爱民无刑曰克

除残去虐曰汤

汉质帝

(刘宋)顺帝

唐宪宗

类别

谥号

谥    法

使

乱而不损曰灵

好而远礼曰炀

杀戳无辜曰厉

治民克尽曰使

好和不争曰安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

不生其国曰声

安心好静曰夷

凶年无谷曰荒

愎艰遂过曰刺

汉灵帝

隋炀帝

周厉王

周安王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铺位曰幽  

满志多穷曰惑

好更改旧曰易

华言无实曰夸

名与实爽曰缪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周幽王

秦桧被谥“缪丑”

怀

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逢囏曰愍  在国遭忧曰愍

慈仁短折曰怀

短折不成曰殇

未家短折曰伤

年中早天曰悼

周哀王

晋愍帝

晋怀帝

汉殇帝

周悼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