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加强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铁捻山 2020-07-20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368-01
  现场教学基地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的重要平台,在强化党校主业主课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加强新形势下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是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加强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形成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肥西县委党校依据省市委党校指导意见和办学质量评估规范要求,按照教研提升工程的总体设计,积极推进现场教学基地建设。2012年以来,县委党校立足“百强肥西”在经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按照“强行入轨、超高对接”的发展理念,围绕如何利用肥西发展的生动题材和鲜活资料,加强干部实践教育,增强培训效果这一主题,以校成立课题组,对全县特色产业和发展亮点进行了全面考察摸底。依据调研形成的基本资料,经过反复论证,并结合干部培训需求调查,确定了“桃花工业园园区经济”、“官亭镇土地流转及新农村建设”、“上派镇三岗苗木花卉产业”、“三河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山南镇小井庄‘敢为天下先’的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和“花岗镇现代观光农业”6个不同类型的现场教学基地。2014年,根据县情发展和教研需要,又确定了“铭传乡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和“桃花镇顺和社区建设”两个教学基地,至此肥西党校共建有各类教学基地8个。通过几年的打造,现场教学基地在强化直观体验、增强干训效果,共享教学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不仅满足县内各类干部培训需求,同时实现了外来办班的开放利用。
  二、现场教学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肥西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目前的运转和效果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基础建设工作薄弱。多数现场教学基地都处于一种挂了牌、有简介、基本能运转状态,普遍在“几个有”即有观摩现场、有解读场所、有人员设备、有通稿资料、有运作规程方面存在不足,少数基地甚至出现除观摩现场外,其他皆“无”现象,更谈不上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具有强烈感观效果的综合教学基地,无法有效发挥现场教学基地的设计功能和应有作用。
  2.科研挖掘深度不足。就基地研究基地、解读基地,教学基地现象透视和反映的原理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不够紧密,立足全域范围,把脉宏观发展的多侧面、多维度、多层级的深层挖掘不足,导致基本资料更新缓慢,教研课题视野狭窄,解读水平难有大的提升。
  3.培训效果提升不明显。现场教学模式老套,提供干部实践教育的现场有限,教学专题陈旧,教学手段不足,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本处于“一次现场”状态,难有同样班次人员对同类教学现场的二次需求,现场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和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运作管理不规范。由于基础工作薄弱,专兼职人员缺乏,导致人员岗位不清,特别是熟悉情况,具备专兼职解说能力的管理和解说人员培养、配备管理不系统;党校和基地所在地对接机制不紧密、不到位,基地接待、使用、运转流程不明确不规范,基地建设的主体责任、指导和配合责任不明晰等。软件建设管理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基地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5.共用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省、市党校使用肥西现场教学基地的常规流程不明晰,应急保障机制不健全,上级党校参与共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肥西党校自身接待外来培训的工作机制未成型等。
  三、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几点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突出党校姓党、聚焦主业主课、强调提升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谋划干训、改进教学、发力科研成为当前党校工作的重头戏,推进教学基地建设自然成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落实新任务的重要内容。就如何推进肥西县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真正加强基础建设。以县主管部门牵头,县委党校、所在地乡镇(园区)、县直有关单位参加,拿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在此前提下,按照“六个有”标准即有供学习观摩的主场、有报告解读场所、有基本设备、有专兼职解说人员、有文字和影像通稿资料、有制度规程等。在具体建设上,宣传部门作为牵头责任主体,乡镇(园区)承担主建任务,党校负责指导联系,旅游部门参与搞好配合。要通过学习观摩借鉴先发地区特别是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经验,按照集中打造、借场包装、调剂使用、分工定责、全面推进的综合建设思路,力求尽快见效,真正提升肥西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的基础建设水平。
  2.全力加强科研攻关。立足教学基地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发挥党校现有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在加强对基地建设创新指导的同时,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党校教研骨干力量与基地建设指导帮助、课题研究、应急顶岗“三对接”要求,将人员具体明确到点到位。要深层挖掘“基地现象”,提升教学基地调研课题成果总量和学术水平;要借助教学基地科研解读,最大限度辐射“基地效应”,真正通过现场教学基地的学习研究,由点及面,实现基地成果的推广与提升。
  3.注重创新开发利用形式。要学习借鉴好的教学基地建设成效和经验,将外页观摩现场与室内解读现场分开打造。要特别注重室内现场的“提升效应”,采取最新的声、光、电综合利用模式,讲解与灯光、录放系统综控技术,结合必要的现场体验区设置,让学员收获最强烈的感观冲激。同时,注重专业讲解员队伍建设,通过招录、调剂使用、借用等方式,壮大队伍实力,结合岗位培训、使用锻炼,快速提升其素质,使之真正成为讲解清晰、情神并用、极具感染力的解说者。其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典型范例,可因地制宜,综合打造,也可与乡镇基层党校并用,在重点推介外页现场的同时,提供必要的解读平台保障,从而发挥现场教学基地应有功能作用,真正增强培训教学效果。
  4.努力规范运行管理。将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各种元素串珠成链,有效运转,规范管理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工作。可围绕“三个责任体系”建设加以推进。一是主建主管责任体系。主要由教学基地所在地乡镇(园区)负责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重点是管理人员和解说人员配备明确,日常接待运行的制度规程和具体操作。二是指导帮助责任体系。主要是明确党校的指导帮助责任,重点是联系对接流程与操作。要坚持注入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党校特色”和“党性元素”,注重科研与应急指导解说结合型人才培育,形成灵活便捷的对接使用机制。三是参与共用责任体系。这一块主要涉及其他部门挂牌共用责任体系建立,重点是旅游部门的共建共用机制建设,做到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接待管理、导游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并随形势发展,逐步形成三个责任体系平台的互动共用机制,从而真正增强现场教学基地的综合管理绩效。
  5.切实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对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可以县党建工作领导组统筹规划,也可以县科研工作联席会议综合协调,同时将基地建设作为党建工作内容纳入年度考核。乡镇(园区)可单列管理,也可纳入基层党校综合运行管理。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帮助力度,特别要利用省、市党校的共用条件,借力上级党校在现场教学模式创新和科研水准方面的优势,通过明晰指导帮助的重点和方式,挖掘基地发展潜力,提升基地建设水平。要认真贯彻全国和省、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要落实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规定,在原有“七个专项”的基础上,增加“智库建设”、“教学基地建设”两个经费专项。尤其要针对肥西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待规划类型多、任务重的实际状况,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夯实保障基础,为全面提升教研咨一体化建设作出应有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4/view-10988204.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