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老行业之二十四】鼓匠

 芳华亭 2020-07-20

据说师旷为鼓匠的祖师爷。师旷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著名音乐家,他虽双目失明,但精通音律、琴艺超群。亦有人说他不是天生盲人,而是因为自已太过聪明,不能专注音律,所以自已使用艾草熏瞎双眼,一心攻学音律。据传,师旷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头侧耳倾听;鸟儿会停止飞翔,丢弃口中食物翘首迷醉。更有甚者,传说晋国与楚国打仗时,师旷用管乐吹奏,以发出的声音判断交战胜负。晋平公見其技艺高深,于是将其封为宫中掌乐太师。

鼓匠原本是附合庆祝、热闹气氛的,一般只在甜蜜喜庆的婚礼或是福寿双全的喜丧中出现。不知为啥,后来婚礼时不大请鼓匠了,而丧事却将其发扬光大。但凡有老人去世,不问寿数,请鼓匠是儿女保全脸面必须的开销。

民间一般喜欢称之为“鼓匠”或“鼓匠班子”。每个乐班由四至七人组成,乐器主要以喷响、签管、胡琴、鼓、板、锡、钹等打击乐器为主。班内由两个人吹唢呐,其余人打击鼓、钹、锣等。吹唢呐的两个人还分为捏上眼儿、捏下眼儿。捏上眼儿的人起主导作用,吹啥内容由他决定;捏下眼儿的在行业内叫拉踏,意思是跟着吹就行。娶媳妇要吹《将军令》,为的是热闹喜庆;给老人送终时,要吹《苦伶仃》,吹得凄凉悲戚。《苦伶仃》是古时专门用于送葬而选用的曲调,听来悲悲切切、哀声如泣,如同现在追悼会放的哀乐。

在过去,从事鼓匠的人,大都是一些盲人和残障人,人们习惯上称其为“瞎鼓匠”。他们为生活所迫,从小拜师学艺。跟班学个三年五载,学到了一定的水准方可出徒。待出徒后可另立班道,自成班主或应聘于其它班社,写订“买卖”挣取佣金。鼓匠里也有极少数健全人。但吹奏时亦双目紧闭,无视外界,因此民间常说“十个鼓匠九个瞎”。

鼓匠的功力,内行人一看便知、一听就晓。换气是鼓匠必修的功底,高难曲子不会换气吹不出好的效果,其结果是音符混淆、七高八低、七叉五股、气息不接,音质自然大打折扣。

鼓匠的指功也很重要。除了手指按孔灵活外,还有个抗冻的能力。如果适逢数九隆冬,气温在零下一二十度,冻得擩不出手时还能吹奏,才见功夫。

再下来是演奏时的形体姿势。功夫好的鼓匠或坐或站,身体在吹奏时纹丝不动。据说民国时雁北有一班鼓匠,班主艺名叫“三白子”,他数九天肩披狐皮大氅不系扣门,边走边吹。只见手指在动,双肩却不动,肩上的大氅就像沾在身上一样。他的坐功也非同一般,冬天下坐在一块冷石上,照样吹奏不停。吹上一两个时辰安稳如山。

鼓吹乐的演奏形式通常有三种,分别是“坐吹”、“走吹”和“立吹”。

所谓“坐吹”,是指鼓吹乐手们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演奏,以前是坐在临时搭建的“鼓棚”里演奏,所以也叫“坐棚”。现在的鼓手们一般都坐在演出车中进行演奏,“坐吹”主要用于安鼓、哭灵、挂孝、开光、聒灵等丧葬仪式中;

所谓“走吹”就是指鼓手们在行进中进行演奏,“走吹”一般用于叫夜、迎帐子和出殡等丧葬仪式中;

“立吹”,顾名思义,是指站立着进行演奏,“立吹”一般用于叫夜、出殡和下葬仪式。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地区的鼓吹乐已不再从事嫁娶、孩子满月以及庙会等活动,而成为丧葬礼俗活动的专属用乐。

他们也不再是半职业的农民,不再被老百姓所瞧不起的“下九流”,在县城有专门办公场所“鼓房”,也有了世人用来衡量身份地位的标尺——“金钱”。

现在鼓匠的演奏内容,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牌,如《将军令》《大得胜》等。

传统曲牌一般比较庄重,具有很强的仪式感,所以一般用于丧葬礼俗中仪式感较为突出的安鼓、挂孝、祭灵等仪式中。

二是对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改编的曲牌。

比如,鼓吹乐班经常演奏的由二人台改编的曲牌有《跳粉墙》《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对花》《五哥放羊》《走西口》《送情郎》《打金钱》等。由民间小调改编的曲牌有《打娃娃》《卖菜》《拉路骑》《信天游》《北京喇嘛》《难分难离走后套》《推炒面》《哭土堆》等。

三是在演奏传统曲牌的同时加入大量流行音乐。

在乐曲的选择上,乐手们一般选择旋律流畅、结构清晰的流行歌曲作为他们的吹奏曲目,例如《父亲》《母亲》《为了谁》《纤夫的爱》《康定情歌》《草原恋》《神奇的九寨》《长相依》《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想亲亲》《潇洒走一回》《说句心里话》等,只要是大家平时可以听到的流行歌曲一般都会被鼓吹乐手们拿来进行演奏。

流行歌曲的曲调一般保持不变,但被重新填词,以适应丧葬仪式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