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手记】我是法律小民工

 秋水长天居士t2 2020-07-20

这样的一个话题,我不知道如何开头。其实,我第一次听到法律民工这个词大概是在一次聚会上,是一位同门的师姐说的,她对自己的当时的定位就是——法律民工。而民工在我们的社会中是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状态。例如,在春运期间的列车上,我们就会看到在中国的大地上像候鸟一样的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他们是被标签化的一批人。所以,在我听到法律民工这个词语的时候,我的内心微微一震!

法律民工来概括自己的工作状态似乎还是相当合适的,毕竟我至今还不能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概括我所能够做的这一切。当然,在我看来,每一位身体力行的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该有的品质。就像我自己,每一天忙忙碌碌,才感受到充实。我在律所最大的体会就是——最累的时候,往往就是无所事事的时候。

庞德将法律视为是一项社会工程,每一个法律人都在为这一项工程增砖添瓦。因而,这里也就会存在着法律上的分工。越是在一个精细化的社会,这种分工也会愈加的细致。这也有让我想起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其实这一本书更多的内容还是从法律的层面来论述社会分工的问题,因而,这实际上一本绝佳的法律学著作。法律民工也应该是在法律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

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大概就属于典型的法律民工了,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像订卷,贴票,端茶送水诸如此类充当体力劳动的活,对于我们来说都应该是责无旁贷,需要负担的。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往往面对的是生存的压力,能不能将自己立得起来,熬的过去,这一阶段的磨练应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残酷的行业里成长起来的人就应该是顶天立地的。我依旧相信,你专注于什么,你就可能会收获什么,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三尺微命,一介民工,一生何惧?

当然,即便是法律民工,其工作除体力劳作之外,更多的还属于脑力劳动的范畴。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的逡巡,这一定是思维运动的结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路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是法律民工,而别人成了法律工程师。当然,这其中包含着由经历所赋予的经验,这可能是划分法律民工与其它类别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例如,执业五年以上的律师与我们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还比如,我去参加的每一次庭审,我都会有一种感觉,很多问题是我没有想到的,甚至很多的案件事实都是我没有注意到的,当然,这可能也与自己的马虎有关系。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那些点。一个案子实际上也是由点、线、面运动而成为一个立体。只有对每一个点熟稔的情况下才可能由点看到面,进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模型。

在选择做律师的时候,我就没想过自己是否合适作为一个律师。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动摇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律师的信念,尽管我还是一个法律小民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