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云港市文广旅局

 云中无云 2020-07-20

1.陶湾遗址(包括马腰岭)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陶湾村锦屏山东南麓,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陶湾遗址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红砂质粗陶器和蚌壳、商代和战国的陶片以及汉代以后的青瓷片。

马腰岭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泥质平底碗和粗砂质陶罐腹片,还曾在遗址地表上采集到打制石器。马腰岭遗址对探索连云港市古文化的面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公路,西至马腰岭,南至陶湾村,北至尾矿坝。

建设控制地带:

无。

2.大村遗址(包括小村遗址)

大村遗址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南云台山西麓。遗址文化层厚1米余,面积约2万平方米。1959、1960年曾进行发掘。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红色细泥质陶钵、石斧、石锛等,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筒瓦,六朝的瓷片等。

小村遗址位于大村遗址北1.5公里,现为小村葡萄园。出土的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陶片,西周时的鬲足、豆柄,战国时的几何印纹陶片,汉代的绳纹瓦片等。

大村遗址是我国有名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961年第6期《考古》发表过《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记》。这里还是江苏省西周青铜器群重要的出土地点之一。大村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商周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向为考古学家所重视。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大村遗址西至水库堤坝,东、南、北三面以公路为界;小村遗址包括整个小村葡萄园。

建设控制地带:

无。

3.九龙口遗址(包括尾矿坝)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陶湾村,在锦屏山东侧一个背风、向阳、名叫九龙口的谷地中。面积约15万平方米。九龙口遗址于1957年曾出土过一套战国编钟和商代的陶器、铜镞及战国陶片。其中一件红砂质分裆陶鬲,可见东夷文化的端倪。此遗址对探索东夷文化有重要价值。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九龙口南,尾矿坝内。

建设控制地带:

无。

4.海州古墓葬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白虎山至孔望山的山麓地带。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一地区屡有汉代木椁墓、石椁墓和宋代砖石墓出土。出土文物丰富,有些文物是全国罕见的艺术珍品。如西汉侍其繇墓、霍贺墓,其报告都已在《考古》杂志上公开发表。近年,还出土了早期的汉画像石墓和明代的墓志铭。目前,这一带的地下还埋有大量古墓葬。海州古墓群对研究当地古代的葬俗、典章制度以及海州的历史,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孔望山,西至白虎山,南至锦屏山,北至玉带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5.海州东汉二号墓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双龙村石棚山风景区。墓系东汉晚期砖石结构,由甬道、前室、后室三部分组成。东西长7米,南北宽3.12米。甬道土坑为斜坡式,墓底以砖铺作“人”字形纹。墓顶用砖石迭砌,墓壁系采用一顺一丁法以青砖砌成。前室平面近于正方形,顶为四隅卷进的构造方式。后室平面作长方形,顶以十三块块石逐步内收迭砌而成。墓门开于前室西壁,以两块石封门,封门石外有砖砌门垛,上置条石为额,下置垫石为础。前后室有门相通。门由两块条石作立柱,上置条石作楣,门柱与楣间有凿槽咬合,后室东西两壁皆有石柱,柱下有础。整个墓的结构严密合理,至今仍极稳固。根据出土文物推断,此墓大致筑于东汉晚期。连云港市历年出土的汉墓大多是西汉中晚期的木椁墓和早期的汉画像石墓,这种砖石结构的东汉晚期墓,在全市还是首次发现,对研究古代墓葬形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从墓壁向四周5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6.孔望山杯盘刻石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孔望山居委会孔望山之巅,是用一块天然大石凿成。因大石之形如砚,俗谓之“砚石”。大石东西长327厘米,宽230厘米,厚45-109厘米,底部有三块小石支撑。大石正中凹刻一盘,绕盘又凹刻八杯,杯盘西30厘米处有两个碑槽,大石东北端厚壁刻隶书“砚石”二字。根据《隶续》所录《五君杯盘文》和海州东汉墓出土的杯盘考证;孔望山的杯盘刻石是东汉时物。再按《后汉书·方术列传》,汉东海郡滨海地区人们供奉的主要神祇是东海君,当时的东海庙就在孔望山下,可知孔望山杯盘刻石是汉人祠祀东海君之物。东汉杯盘刻石是一处难得的早期道教活动遗迹,对研究我国道教的起源和早期道教的活动情况有重要意义。因它与孔望山摩崖造像同处一山,故对研究孔望山摩崖造像尤有重要价值。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同“孔望山摩崖造像”:东至龙洞庵,南至石蟾蜍南20米,西至古城址,北至古城址。(涉及孔望山摩崖造像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以已公布的孔望山摩崖造像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为准执行。)

建设控制地带:

无。

7.白鸽涧玄武石雕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园林村白鸽涧山顶,是依山岩的自然形状圆雕而成。玄武石长290厘米,宽90厘米,通高40厘米;龟蛇相绕,作嬉戏之状。龟有明显的背、头、颈、尾等雕刻表现。龟背用明确的六边形图案表示龟甲纹饰;蛇体也用较写意的网纹表示鳞片。玄武的雕刻技法和孔望山圆雕石像、圆雕石蟾蜍的技法一样,蛇身又未刻出腹线,据此判断,玄武石雕可能是东汉晚期的作品。像这样大的汉代玄武石雕是少见的,是古代雕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之一。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以玄武石为中心,南北各50米,东西各3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8.海州乡贡进士题名碑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州幼儿教育中心院内东墙北端。碑高177厘米、宽81厘米、厚20厘米;座高56厘米,宽 120厘米。碑额弧形,饰卷云纹。其石料为石灰质沉积岩。碑立于明成化五年(1469)。碑额篆书,字径7厘米,文楷书,字径2厘米。卢陵王概撰文,钱塘唐震书丹,建昌程洛篆额,现存五百余字。海州乡贡进士题名碑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的实物资料,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无。

建设控制地带:

无。

9.龙门村摩崖题刻

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龙门村小棺材山(后大门)临海石壁上。石刻高1.5米,宽2.5米。为光绪己亥年(1899)黄道传书。文曰“云水荡胸”四字,隶体,字径50厘米;下为跋文,楷书,字径10厘米;款径5厘米。石刻之书体规整,结体丰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士大夫循规蹈矩的风格,为研究晚清书法艺术提供了资料。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南北50米,东3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10.龙潭涧摩崖石刻

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龙潭涧的石壁上,共二处:一为民国辛酉年(1921)新县张恩沛的隶书,一为民国十年(1921)新县张学瀚的楷书。二刻皆为诗刻。张恩沛之隶浑厚凝重,张学瀚之楷工整丰腴,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982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四周各50米。

建设控制地带:

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