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建鸿 | 天涯地角有穷时

 默默7qrvsleytp 2020-07-20


《路上的一面镜子——文本审美》

(连载十三)

作者:秦建鸿




//

第二章  柔软的情怀

//

二、永久的情愫(上)

天涯地角有穷时


引子:

我依据我爱的能力和我对他的需要,
来创造他和不停地再创造它:
那个人来自我等待他的地方,
来自我已经创造了他的地方。

如果他不来,我则以幻想来想象他……

——罗兰·巴特


这是一种真正简朴的生活。
不仅没有电视机,连电都尽量不用。
到了晚上,高高低低的蜡烛一点,房间里的烛光和外面明澈的月光相互辉映。
听着昆虫的鸣叫,再喝一杯家酿的红葡萄酒……
如此一幅宁静惬意的画面,出自小说《肯塔基的红罗雀》。
也许你不信,就在当代的美国,肯塔基附近的一个小镇。


晚餐后威廉姆斯先生的轮椅被推到宽宽的屋前回廊上,可是无论家人说什么做什么,威廉都不会明白。
威廉始终用凝聚的目光亦或沉思的眼神注视远方……
然而,只要有人在威廉面前踢起毽子,他就会笑起来了。
威廉仿佛想起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露出会心的笑容。
毽子,久久地跳跃在威廉的记忆深处……

1935年,威廉在中国成都行医,常去一家麻辣牛肉馆。
美妙的麻辣味刺激了威廉的味觉,更吸引他的是店主的女儿。
那个名叫“如”的女孩喜欢在阳光下踢毽子。
如踢毽子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跳跃,都散发着一种惊世之美,足以让威廉心动。
有一段时间,看如踢毽子和为威廉踢毽子,成为他们之间某种无言的约定。
威廉和如就这样相爱了。
他们的爱,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是难以接受的,况且如早已许配了人家。
后来的一个夜晚,如在睡梦中被她的父兄捆绑到车上强迫出嫁。
从此杳无音讯。
断肠人在天涯……
把这个凄楚的故事讲给朋友们听的不是别人,而是威廉的妻子普兰特。


普兰特知道丈夫珍藏着三样宝贝:一样是嵌着如照片的小镜子。另一样是一个毽子,有着很好看的长长的翎毛。还有一样是中国的花瓷盘。
我们被1935年的故事打动,更为普兰特的爱而震撼。
宽容和理解才是爱的真谛,爱的审美的境界。
也许这正是作者冯锐叙述故事的寓意所在。
此后,好长一段时间威廉陷入了悲伤之中,直到相遇相识普兰特。
威廉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
普兰特觉得此生最大的幸福是遇到了威廉,能够聆听他内心的声音。
世界上总有一处情感的栖息地,分享和接纳爱的起点和远方。


后来,威廉与普兰特结了婚。
完婚当天,他们共同制订了一项计划。
威廉去北非为穷苦的黑人服务5年,普兰特去墨西哥教书。
然后,再回美国经营小农场,过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现在,他们的目标实现了,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和有趣。
然而威廉却病了。
病中的威廉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1935年代的成都。
威廉似乎在享受记忆深处毽子的温情……
天空下的毽子,撩晕了威廉的眼睛,他是那么的愉悦。
此刻,惟有普兰特能够感受威廉心中的快乐,普兰特满含泪水相拥丈夫……
这情景让人想起肯塔基的红罗雀,那鸟永远是成双成对地飞在一起。
在这篇故事中蕴含故事的小说里,充满了善良、宽容和真情。
自我实现的快乐理想,赋予小说审美的意境。
普兰特分享了丈夫心中的隐秘,这样一种承受,显示出爱的无比的纯洁和高尚。









作者简介

秦建鸿教授,上海作协会员。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担任《读者导报》社记者编辑,负责阅读评论版面的工作。

讲课之余从事美学及社会文化领域方面的研究。

出版专著:《曲阜三孔》、《路上的一面镜子---文本审美》、《自在生活---与美同行》。

发表论文系列论文:文化守恒及其审美。关于文化守恒项目,经多年的致力研究,雏形理论框架。此理论价值普适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提升人的精神内核。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