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第一名相文彦博

 杨关桥 2020-07-21


伊川县融媒体中心●伊川新闻●

【历史文化名人之十二】
宋朝第一名相文彦博
李广欣
伊川县河滨街道罗村有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宋朝第一名相文彦博的墓冢,2007年升格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原来建制宏大,坐南向北,占地数十亩,文彦博及其父母子孙数代人均葬于此,有神道及石刻等建筑,近年出土有其子孙的多方墓志。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洛阳县志》记载:“县南六十里府店保茔中有二冢,上为忠烈父墓。”忠烈,即文彦博谥号,清朝时墓地东西9米、南北10米、高3.4米。” 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户部侍郎,诗人吕履恒曾写有《文潞公墓》一诗。
文彦博(1006一1097年),生于北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与包拯、韩琦等同科进士及第。文彦博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官职。宋哲宗绍至四年(1097年),降为太子太保,同年文彦博去世,时年92岁,谥忠烈,朝廷敕建教忠积庆 寺与之陪配。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长达五十年,名闻四夷。被史学家誉为宋朝第一名相,受封潞国公。文彦博工书法,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文彦博主要有四大功绩:奏折两道:当时宋夏战争不断,文彦博上奏朝廷赋予将领专断之权,严峻军纪。宰相期间,又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精兵简政,两项建议均为宋仁宗采纳,前者加强了军队战斗力,后者减轻了百姓负担,又不影响国家安定局面。第三功勋是 文彦博以直使馆任河东转运副使期间,修复银城河外唐代的运粮旧道,并在麟州城广聚粮草,成功地抵御了西夏元昊的入侵。文彦博的另一功绩是平息王则起义。宋神宗曾制诗赐赠文彦博。
文彦博与邵雍、程颢、程颐为挚友,他在宰相任上,将鸣皋的一处田宅赠与程颐,支持其创办伊皋书院,著书立说。文彦博还与包拯、富弼、司马光等为伍,关系密切,与司马光等十三人为“耆英会”。文彦博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任职期间,为人沉着冷静,处事果断,秉公执法,平反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为国家社稷着想,多所建树。但是由于无端的猜忌,冤死一代名将狄青,还与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总体说来,文彦博对于北宋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被誉为贤相当之无愧。

伊 川 新 闻

伊川县广播电视台 伊川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发布官方平台


总监制 郭明杰 监 制 赵艳红

编 审 谢 琨 周中强 制 作 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