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启超 / 图:堆糖 乡土专栏主编 / 朱保彰 在物界有三种东西被人化,也就是给它们披了人皮,一是月亮,人们叫她月姥姥,月姥娘,就是生育自己的母亲的母亲。这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这个所谓的姥姥就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王母娘娘仙丹奔月做了月亮神的嫦娥。二是七星瓢虫,因为她身上有七个红色的斑点,人们把它叫做花大姐。再就是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鸡的品种也发展到了50多种。不但和人类有分不开的渊源,还是祭祀神灵先祖的供品。被表述的时候叫鸡,(也就是第三人称)当着她的面直呼的时候也就是第二人称却是姑,或姑姑。这里面自然也有着一定的故事。 说是从前有父子两个,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个后娘,后娘只生了一个女儿,为了给自己亲生的女儿霸占家业,就千方百计谋害不是自己亲生的媳妇和孙子。 这一天,后娘偷偷把毒药放到了媳妇的饭碗里,而这一切恰巧被女儿看到了,就在媳妇刚要喝的时候,女儿跑到嫂子面前,夺过碗把放了毒药的饭替嫂子喝了。 女儿死了以后就变成了一只鸡,嫂子为了感激妹妹的救命之恩,就告诉儿子,这是你姑姑变的,要叫姑。于是就把鸡亲昵地叫做姑姑。 这个称谓也就慢慢延续了下来。 神话故事终究是神话,而姑姑是父辈的亲姊妹,这在所有的家禽中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证明鸡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是多么地高贵亲近和密不可分。 开春的时候,如果有的母鸡突然停止了繁(下)蛋,一直勾勾地叫唤不停,主人就知道这只抱(bu去声)窝了,如果不想让它孵小鸡就在它的尾巴上绑一个红纸棍,或者把它按到水盆里,打消它的念头,终止它妊娠行为。如果想让它抱窝就拿出刚繁的新鸡蛋,把门打开一条缝照鸡,看看鸡蛋里面有没有铜钱,如果有,就把它们挑上20来个放到瓦盆里,垫上麦秸,再用个席筒子遮起来(怕打扰了它),把抱窝的母鸡放进去,让它孵鸡。有的为了能多收获鸡蛋,也把公鸡灌醉代替母鸡抱窝,公鸡虽说不能繁蛋,但是却能孵鸡。等过个21天,就把鸡蛋放到温水里让鸡蛋踩水,如果鸡蛋打飘,说明有希望,如果不踩水下沉就把它们挑出来,这里面还分两种,一种是毛蛋,就是里面已经有即将孵成的乳鸡,这个可以炸吃,还能治头晕。另一个就是寡蛋不能孵出小鸡。把这两个坏蛋清除出来,剩下的就会拱破蛋壳自动出来。 母鸡就可以领着自己的孩子到处找食吃,发现个小虫子母鸡自己不舍得吃,会勾勾地把子女都叫过来,太阳毒了母鸡会在地上刨一个窝让小鸡们躲进去,自己冒着酷暑炙烤把翅膀伸开让小鸡们钻进去阴凉。 母鸡还会对自己的子女百般呵护,不让任何人靠近欺负伤害自己的孩子。看到其它的小鸡入群,马上赶跑。如果有猫靠近,它就会把猫赶走,有狗靠近,它就和狗决斗,即便是有人靠近也会舍命把人啄跑,直到把敌人赶到大老远的地方,这时真能表现出鸡对子女舍命相争的伟大的母爱。 据说鸡还是喳鸡子(灰树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救命恩人,救过喳鸡子的命。有一只喳鸡子看到牛拉粪,迫不及待地去抢食牛屎里面的麦粒,一下子被埋在了牛粪下,鸡看到了就用脚把牛粪刨开,把喳鸡子救了下来,喳鸡子为了报鸡的救命之恩,麦收农忙的时候就高叫“大嫂大嫂起”,替鸡打鸣。 如果没有老母鸡抱窝,人们就打鸡,就不是打柴(瘦)鸡了,而是打来杭鸡,来杭鸡个子大,可长四五斤,繁蛋多,一年可以繁200个蛋。这时候炕房里的人会挑着鸡挑子下乡来打鸡,他们会把满满的五六筐小鸡放下来让你随便挑,看哪个小鸡个大叫得欢,把它拣出来,拿两个手指捏着小鸡的嘴,看哪个小鸡乱飞乱动丢掉不要,这样的鸡大部分是公鸡不能繁蛋,如果不动就是母鸡,放到自己怀里。挑够了,就把男人的名字报上去,打账(赊账),到来年再给钱。 自然主人会对小鸡百般呵护,先给小鸡煮小米,再给小鸡煮大米,把面条嚼碎吐给小鸡。还留神看着不让小鸡喝水,老母鸡吃了药麦,还能把鸡嗉子割开把药麦挤出来洗洗胃再缝着。这时候的小鸡要是拉了稀,就要报销了,神仙也治不好了。 也有的给刚打的小鸡粘窝,就是把一只抱窝的母鸡灌醉让它领养。虽然不是亲生,它也会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呵护和关爱。40天以后,等到小鸡能吃长面条了,要和母鸡分窝了。主人把自己的鸡打上颜色,在鸡腿上绑上布条,和别人家的区分。才算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而这时候的鸡苗也只剩三分之二了。 好不容易盼到小鸡到处咯咯地往窗户上往床上乱飞,主人知道小鸡落窝了,该繁蛋了,连忙逮住,把手指插到鸡屁股里,马上把鸡一扔:孩他大!咱的鸡都开二指裆了,要繁蛋了,赶快给鸡拿食,让她多吃点,让她快点繁蛋。 主人连忙找来破盆破篮子绑到窗户上,里面垫上麦秸,可是光看鸡咯咯地来回往鸡蛋筐里跳就是不见鸡蛋,主人就拿出一个鸡蛋,放进去做引蛋,放了引蛋还不见鸡蛋,主人就纳闷了,怎么光落窝不见蛋呢?主人就跟着鸡,发现鸡钻到麦秸垛钻进了柴火窝,这才冰释前疑,妈拉个×,我说咋光落窝不见蛋,原来你把蛋丢这里了。于是再见鸡咯咯地往窝里飞,就把鸡逮住,按到鸡蛋筐里,上面拿个盆盖住,不繁了蛋不让出来。 有的鸡自己明明有现成的窝不进,偏偏爱往别人家里跑,丢蛋鸡。这就不好说了,碰到不爱财的,主人会送过来,你的鸡繁俺家了。有的明明看到鸡进了她家,她却不承认,被人匿(我们说是mi贪污了)下了。这就要惹出故事来。这故事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两家闹纷争的故事,一个是传说,说是从前有姐妹俩嫁到了一个村里,姐姐善良醇厚对妹妹疼爱有加,而妹妹却刁钻刻薄,每次跟姐姐借面都是大瓢借小瓢还,每次从姐姐家回来都不会空手,不是拿块馍,就是偷拿个鸡蛋,后来妹妹就死了,死了就变成了一只鸡,为了回报姐姐,就把蛋繁到姐姐家。 你会说不就一个鸡蛋吗?值得吗?又是纷争又是传奇的。当然,在现在看来一个鸡蛋不算什么,还说剩鸡蛋蛋白质容易变性滋生细菌。那时候一个鸡蛋就可以换一斤盐,而一斤盐就能吃半个月。一个鸡蛋可以卖八分钱,八分钱就可以买一盒好洋烟,可以放到桌子上招待客半年,(自己不舍得吸,自己吸裹的烟筒子。)来了客人就可以打到碗里加点面,炒盘鸡蛋做一个菜。 这样一换算就知道值当不值当得吵一架了。 常言说,“卖鞋的老婆儿赤脚走”。虽然每家每户都喂鸡,可人们却很少吃鸡蛋,也就是说平常都舍不得吃,只有喉咙疼了才能够打一个鸡蛋加一碗水,炖鸡蛋糕子(鸡蛋羹),或者孩子过生日煮个鸡蛋在头上滚一滚。那么鸡蛋都去了哪里?都干什么去了呢?要是在那时的课堂上提问,鸡蛋的用途是什么,学生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换盐。如果出考卷,学生们一定会填上:卖钱。因为换盐和卖钱才是唯一的答案。 作者简介 张启超 男 网名 彳亍斋公 1965年4月生于河南沈丘 乡村文明忠实的坚守者和记录者。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美编:无兮 ETA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 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