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打开马家辉

 造就Talk 2020-07-21

马家辉,香港文坛人称马爷,听起来颇有着江湖大侠之风。马爷用笔,不用刀,却一样快意、不羁、锋芒毕露。
 
一、老辣

“李敖书房”
摘自微博

马家辉生于长于香港,却因为早年迷恋李敖,而跑到台湾大学攻读心理学,而在他21岁生日的前两个月,他却出版了《消灭李敖或者被李敖消灭》。李敖看后却说,“你比李敖更了解李敖。”
 
他两度负笈美国,修读社会学博士。1997年初,返回香港出任《明报》副主编,以学者和文化人的双重身份,开疆辟土,让副刊《世纪》成为香港专栏中的一个例外。马家辉不仅才子抒情文写得好,政论时评也鞭辟入里。行文老辣,视角独特,读来令人畅快非常。
 
不止于文字,他在香港也是时事评论员,风格犀利、无所不言,人称“贱嘴马”。对这一称呼,马家辉倒是笑对之,“贱是一种怀疑的态度,是一种批判的态度。贱还是一种游戏态度,当我谈论你的时候,你不要以为我那么相信你,不要以为我那么跟随你,当然也不是真的那么有恶意。”


而他出版的几本畅销书也颇具自嘲与社会解构意味。比如 《爱上几个人渣》 、《中年废物》、《人间垃圾》、《贱人》。但在香港文化中,“人渣”并非完全的贬义,甚至是调侃式的接地气。

 
二、江湖

除了那段与李敖的著名缘分,让马家辉曾感慨,“可以有幸被李敖列入平生所交好朋友名单之内,这便是我自认的一生最大的成就”。他的江湖气魄,可以说男女通吃。女神林青霞60岁生日宴时,马家辉是座上宾。


林青霞推出散文集《窗里窗外》时很多人都好奇女神为什么想要写书,殊不知她是受了马家辉的鼓励而提笔。

“其实让女神写书,是一件很凑巧的事情,当时我们都在徐克家里面吃火锅,林青霞就开始跟我们讲她的人生故事,我和徐克都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觉得她应该出一本书,把她美妙的人生与所有人分享。”


当时的林青霞婉拒了约稿,马家辉说:“后来怎么劝都没用,直到香港著名词曲家黄沾老师去世了,给林青霞触动很大,于是她才开始写,并且把这篇回忆黄沾的文章刊发在了我当时就职的报纸上。就这样林青霞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我。”

 
后来电影圈子里也流传过,他曾经推掉了和舒淇对戏的机会,去主持龙应台的演讲论坛。这种任性飞扬的气魄,让他身上透出一种跟精明港人所迥异的江湖情怀。
 
三、慈父


马家辉在很多文章里,都提到过自己有一个叫“马雯”的女儿,热爱英文写作和阅读。女儿被马家辉亲昵地称为“我的大女孩”。

在50岁时和妻子张家瑜一起出版了《小妹》,是为献给女儿的一本“爱之情书”。以日常的文字痕迹,将父母亲本心、两代人之间的缘分见证、共同岁月的瞬间,一一记下。
 
女儿面前的马家辉,说是慈父,或许还有另一种身份。在女儿面前,他偶尔更像一个会“恶作剧”的情人。女儿中学毕业晚会的夜晚,借着酒意,父亲马家辉突发奇想,硬是要求她给一个“毕业之吻”。


“老爸花了十八年心血在你身上,今天你中学毕业,送我一个亲吻,不算过分吧。”啧,还真是大言不惭。女儿只能勉强地在送上脸颊一吻。马爷笑了,马小妹却哭了。

 
换了一般男人,定觉难以收场。可马爷毕竟是马爷,大学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系的他擅长猜测女人心思,又擅长向女人致歉。于是,他深夜向女儿传讯道歉,获得理解。如是这般袒露对女儿的小私心和占有欲,可能也只能马爷做得到了。
 
四、大叔

马家辉在课堂
摘自微博

邀请马家辉来“造就”演讲,在电话里表态做他小粉丝多年时,他谦虚道,“错爱,错爱”。沟通这次工作细节时,他自嘲已是个“懒惰的老头”。呵,实在是一种大叔式的狡猾。

马大叔实在是一位很棒的演讲者,可以谈生命、论爱情、聊电影、说教育……他在多重身份中穿梭自如,投入体验人间百态,自成一派思想格局。

听过他演讲的人,往往会因此爱意四射,辐射范围不分男女。相比年轻人,这位大叔对生命的智慧、热情悟得更深,可以说是淡语有味,浅语有情。


听到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平行空间”,探讨的是人对世界的意识。马大叔立刻来了灵感,“我可以谈遗忘。现代科技让图片、影响、声音留存,殊不知这对我们的情感是一种超负荷。你知道吗?其实,学会遗忘是一种自我保护……”擅长不走寻常路的他这次也不例外。

有关遗忘,有关记忆,他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
 
4月22日的夜晚,拭目以待。
 

文 / 姜小舟



艾星子·艾里 | 保卫子宫,就是捍卫女性尊严

黄少谷 | 流浪三年发不出专辑的乐团之痛

谢晓 | 用严肃重新定义娱乐新闻

蒋美兰 | 为什么网红将改变社交经济?

柏邦妮 | 一场完美的性爱,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曹军威 | 穿越了13亿年,引力波在这一秒与人类邂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