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时候开始,审美成了一件让人疲劳的事?

 造就Talk 2020-07-21

审美之盲,盲其一生

长久以来,造就一直在探索,什么是美?

美,似乎从被造字开始,就被披上了一层朦胧面纱,看似无法具象,却又不经意间忽现在我们身旁。

我们生来多情,充满着追求。

在我们内心思想的最底层,看似冷静的磐石之下,是暗流涌动地情欲之海。

我们——渴望被满足。

追求美,是最原始的欲望。

建筑恢弘阐释壮美

音节跳跃传递优美

山峦叠翠描绘秀美

身体强壮人称健美

面容姣好人夸甜美

至臻至善可谓完美

反之,生活中,偶尔也会有些和美背道而驰的景象:

格子衬衫曾几何时成了程序员的标配?

四川安岳石窟造像重绘,其明艳的色彩广受舆论诟病

“射墨”大师借手上的针筒在白色画布上,留下难以名状的痕迹

中国人审美究竟处在怎样的水平

美生来被赋予了多重角色。

无论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朦胧,还是“明月松间照”的清净,杜工部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散发出刚烈的豪放之美。

而在现今,国人的审美似乎遇到了瓶颈。

和唐诗宋词中的“天人合一”比,这个时代谈论诗歌少了,我们语言的魅力愈加贫乏。

以店铺招牌举例,在偌大的《清明上河图》中,宋代的店铺字号一览无余。

仅招牌便有竖招、横招、坐地招、墙招等。这些招幌以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传达店家信息、辅助经营和招揽顾客,是古代华夏商业设计文化的结晶。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招幌艺术已经逐渐消失,被千篇一律的霓虹灯招牌和现代广告设施所取代,街头,丧失了个性鲜活的气息,文化底蕴更是显得捉襟见肘。

昔日招幌今何在?

中国绝对是对红和黄这两种颜色爱到骨髓的民族,国民大菜是西红柿炒鸡蛋,就连街道上餐馆的招牌也不能例外

以人物形象的审美举例。

古希腊人崇尚如醉如狂的酒神,荒山野林中的欢歌纵舞,使他们度过了无数个无忧无虑、完全沉浸的夜晚,这渐渐演化成了带有审美性质的节日庆典。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出生、爱情、冒险、受难、死亡、再生成为文学艺术最早的原型之一。

反观现今的影视作品,在人物塑造的功力却捉襟见肘,雷人抗战剧中的日本士兵、热血漫画中的中二男主等形象,已经逐渐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亚健康的IP效应,脸谱化的设定令人审美疲劳。

我们为什么需要提升审美力?

审美力看似无法量化,其实,无时无刻都与我们的生活融在一起。

木心的《从前慢》里有这么一句歌词。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车水马龙的平凡景象。

这不禁让人联想,木心是怎样从寻常的车水马龙景象中提炼出回味无穷的诗句呢?

其实,就是在偶然的一天,木心听到了窗外的鸟儿吱叫,让他觉得很悦耳。“其实,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学会通灵~”

通灵是审美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是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创作的,可以帮助作者得到创造美的快乐。

而高度的审美力,则可以帮助我们暂时觅得一片心灵的自由之地。

近几年盛行的“极简主义”风靡全世界,

无论MUJI主打的性冷淡风,还是日本所源起的“断舍离”文化,都倡导用一种审美的优雅态度生活,最终目标是把我们自己的生活本身雕刻成一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

例如著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就曾对家庭的美有过精准的诠释——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是家的元素,家,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美。

造就的嘉宾讲者——青山周平

对艺术和美的享用是人生在世最值得去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每日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心劳力却忘记这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生存的目的是对美的享用,最终审美地生活。

人会说话,往往词不达意

人有理智,制定无数教条规范

人造社会,被权力法律道德网罗

人欲望无限,而生命有限

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

迸发出来的是审美之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