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日子也好过》

 大美洛宁 2020-07-21

都说穷日子难过,我不怀疑这个说法,因为我体验过穷日子的生活艰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某乡镇一所重点中学任教于毕业班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当时月薪仅60元,这60元是维持我一家五口生活的救命钱,我哪敢在吃穿上大肆“挥霍”。尽管同仁们春夏秋冬穿戴分明讲究,可我连羡慕他们的“奢侈”心都不曾有过。因为我懂得“奢侈”是要有“资本”的。

一年四季,一身中山装,一双解放鞋。因没有换洗衣服,我工作、生活时很注意卫生,上班穿的衣服从不在学校里洗,衣服偶尔脏了,就一直等到星期天回到家里再换洗。只有穿的鞋子脏了,才利用晚自习后,等孩子们睡觉了洗好,放在楼道上晾着。如果是冬季,洗好鞋子后,在做饭用的煤球炉子筒上垫一层厚纸,将洗好的鞋子靠上去,用火钳子顶住鞋子,晚上起来几次翻翻,到天亮时分刚好烤干能穿。这样天长日久,那双本来是蓝色的解放鞋,渐渐变成了一双“花面鞋”。

到了夏、秋农忙季节,这双“花面鞋”,我还不舍得穿,特别是要去地干活了,就从家里一堆烂鞋中找一双将就着换上,把这双“花面鞋”珍藏起来,为的是开学时,能干干净净地穿上去上班。

那时女儿和儿子随我在当地的一所小学上学,我们在学校做饭吃。为了能省些钱贴补家用,在做饭上面更是节俭。尽管当时纯菜籽油才一元五角一斤,可我也从没有整斤买过,每次买油总是把它控制在半斤以内,而且为了省油,做咸饭时,就用筷子伸到油瓶里蘸一下,再将筷子在锅里点几下放上菜,炒、添水、水开、下面条,就算一顿咸饭了。但更多的时候,常常是一天吃三顿甜饭。有时甜饭实在是吃腻了,手头紧,油又接济不上,就用酱油代替,或者干脆丢把盐,就算吃了一顿咸饭了。年复一年,孩子们一个个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心里十分难过。

这种令人心酸的过往生活,现在回味起来倒觉得是一种充实和怀念。那时虽然生活清苦,但心情是简单的、追求是唯一的——只是为了每顿吃饱饭,每天穿一身干净的衣服,每天开开心心的工作。

现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也算过上了好日子,但生活节凑的不断加快,让人觉得没有一丝轻松:温饱问题解决了,但别人却在享受着山珍海味,你能不眼馋?从乡下到县城,心想有一套二手房住就不错了,可别人那边却竖起了一座座独家小院;城乡之间有了公交车,出行方便了,可总还羡慕着大路上跑过的一辆辆私人豪华轿车;每月能吃上几次肉了,可时尚标榜的却是吃野菜;穿得整整齐齐了,流行的却是衣不掩体;工资涨高了,有人却赚钱成千上百万。诸如等等,试想,如果天天攀比,物欲不断膨胀,你说,这好日子好过吗?难怪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一片声音都是:他妈的,现在日子真难过。

过好日子,是每个人的愿望和终生追求。但好日子来了,感觉难过了,这是追逐物欲的心态在作怪。

好日子弹性太大,物质太多,信息太多,诱惑太多,多得让那些过于贪念者无从选择,又不忍放弃。于是,他就会有好日子来了,反倒有了难过了的感觉。

而居于穷日子里的人,发自内心的最大欲望就是吃饱肚子。只要吃饱了肚子,就有了精神,就会一心一意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余概不去考虑。

穷日子虽然难过,但容易满足。

穷日子难过的是肚子,好日子难过的是心情,心情好不起来,纵然身处好日子中,也不会快乐起来。

因此,只要少一些贪欲之心,就会觉得好日子不难过,穷日子也好过。


作者简介:张荣生,网名, 深度,河南洛阳人。业余学写诗歌、随笔,自娱自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