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忘却的记忆——王范街印象

 大美洛宁 2020-07-21

王范位于洛宁县城西部,北依延寿山,南傍洛河水,镇区交通便利,郑卢路穿越全境,县城兴宁路、长虹路、凤翼路、洛浦路、南环路在辖区内纵横交错。境内居住有汉、回、满3个主要民族,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镇。半个世纪来,这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余自幼在王范街长大,对上世纪王范的繁华犹记忆犹新,在喧嚣浮躁的当下,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海中一些宝贵的的东西逐渐模糊。下面带你走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王范街,寻找历史留下的点点滴滴。

集市 

王范街的集市贸易由来已久,县志上说可追溯到明清时期,但吾曾在王范街一老户人家,见到过一块大清康熙四十七年,永宁县衙颁布王范街集市设置的刻石谕告,这么一块有史料价值的东西仍遗留在草野,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这足以说明王范街集市历史的悠久。以前王范街是二七集,后来改为逢五逢十集,旧社会集市的中心在王西,后来洛河有桥,逐渐转移到东头,粮食市在东门口,竹器市在油坊院,畜市在王西西门外,木实市在王西戏院胡同西,每逢集日河南河北两岸百姓肩扛、担子担,到王范赶集。交易对象主要是河南山区的木实檩条、小木作,竹器有坞东竹篮、坞南筛子、寨沟篦子、坞西帽子、冀庄帘子等,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小豆、绿豆、芝麻、玉谷皮子、小麦麸子等。 

王范街集市,闻名中原,“只知王范镇,不知永宁城”。王范是货物集散之地,水陆码头,南来北往商贾聚会之所。东头曾有山陕会馆,黄河北孟县、济源、博爱等地的生意人也不少,主要经营药材、食品、杂货等,如今县医药公司、食品加工厂仍有当年黄河北生意人的后裔定居洛宁,融入社会。解放后,公私合营,一部份商人的生意转为国营,老板电店员转为国家职工,向合作社、食品加工厂(原福庆宫)、医药公司等前身都为私人生意。外地和尚会念经,来王范街经营的外地人确实发了一批,但也给王范街人带来了滚滚财源,带动了王范经济的发展。王范街人重商的意识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王范街人多地少,兼有市场之便,经商便成了谋生的首选。王范人群体带动经商对洛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茶馆

王范街是明末清初以来的豫西商贸重镇,同时也是个富豪商家三教九流云集之地。曾几何时发展出了独特、繁盛的茶馆文化。遍布各个街巷的茶馆,为特定省份、地域的商贾,提供着联谊聚会之所,也成为了信息交流之地。平民百姓来这里喝茶消遣,小商小贩在这里沟通信息,非常方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王范街有好几家茶馆,最出名的还要说东头崔虎升开的茶馆,每逢王范集,十里三乡的街面上的人物都要到茶馆喝茶,每位茶客茶资1毛,茶叶1毛,共两毛钱,自带茶叶,仅收一毛。一小包茉莉花茶,从浓喝到淡,老哥们坐在茶馆,从夏商周说到元明清,从秦始皇谈到毛泽东,从河南山底聊到故县皇城,从李家发财扯到马家被盗,从公婆被欺骂道媳妇可恶!崔家茶馆从门面到后院茶客多时有五六十人,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年关时,茶客在后院说评书,听家不少。后来,崔氏去世,茶馆关门。王范最后一家茶馆是王良知在原东百货归还刘家后开的,当时已实行改革开放,茶客不如先前多,茶馆兼卖零酒,两毛一两,也就是一挮子。当时王家茶馆里面还有《参考消息》等报刊。随后,王氏另从他业,王东最后一家茶馆也关门了。茶馆兴盛也是有着历史原因,王范街从明清就是豫西商业重镇,三教九流云集,成为信息交流之地,在一方面,当时农家烧水普遍是柴火,在茶馆喝茶方便,可得到各种信息和人际交流。

喝酒

王范街集日人群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景象。各村头面人物到王范街要进茶馆喝茶,或到街上好友家喝上一壶,酒主要是合作社打的散酒,或买瓶张弓、林和、宝丰、鹿邑大曲,猜拳行令,好不痛苦!那时都有小酒盅,一瓶酒,能和半晌,不像现在几个人喝酒得买一箱!出名的喝家主要有王东的宁先生、王西的李先生、坞南的杨先生和寨沟的赵先生,如今这些昔日的名人大都作古,王范街划拳好的要数阴家扪,几个弟兄都善饮且喜交友聚会,名噪一时!普通百姓到王范街赶集吃个牛肉包子,喝碗牛肉汤、吃个卤猪肉夹锅盔,回家时再用竹枝穿一串包子捎回去,别提多幸福。

凉粉汤 

上世纪70-80年代,王范街有马宝才的牛肉包子,马顺才的烧鸡,张黑子的面,张伟先的蒸馍皆一时之名吃! 特别是凉粉汤在旧社会也很有名气,大多为回族人经营,长久不衰。在外地的洛宁人回家,一定要喝碗凉粉汤才感到“得劲”!凉粉汤的主料凉粉是用绿豆或豌豆磨成的粉面熬制而成,汤是用牛骨熬制而成,加上牛油炸成牛肉丸子和牛油辣椒油,和豆腐臊子,葱姜蒜等调和,用黄干焦脆的牛舌头馍一泡,爽得很!饭量大的人泡馍添汤不加钱,提饭盒端锅的乡亲得多舀汤,回家后一碗能分成几碗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物资困乏。政府为了切断投机倒把的货源,不准街面上摆摊设点,凉粉锅是开在自家院经营的,著名的有马金龙在小胡同、张阁在西百货对面、张旦在油坊院、买黑旦在香坊对面,都是在自家院开的。早上,乡亲们屋里拿块馍,蹲在院里,一碗凉粉沏回汤,吃的有滋有味然后回去开始干活。那年代也不是天天能喝上凉粉汤的。如今的王范街凉粉汤有几家老字号:马金龙的女儿在东门口、买黑旦的女儿在老交警队东,张伟家孩子在王东小学门口,都经营有几十年的历史。

耍火 

我的记忆中王范街的耍伙,主要有排鼓(又名大鼓)、龙灯、旱船等。旧时,王范街分东南域、西北域,现在分王东、王西。王东的大鼓70年代存放于东门里张雷家,张雷和其父亲具是打鼓的好手,刘慈昌、刘金成、回民的张黑德都打得不错!80、90年代王东大鼓盛极一时!后来,老打家去世,鼓手青黄不接,刘林奇主政时曾委托大队干部杨俊发,在大队机械厂教打鼓,每学会一曲,5元钱,张雷之子张六、刘年之子刘小成曾学会几首。后来,每逢正月十五前,东门口,韦豹家门前曾有一些热心人出来打几下,随着时代发展, 王东的大鼓逐渐失传,随着取代的是妇女们打得的小排鼓。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王东村的大鼓有鼓谱(又名鼓歌),主要有“德胜、太平、单排、双排、急上轿”等,配套打击乐器主要有:挠、镲、扁鼓等,镲要齐拍,挠要挫着拍,如果齐拍,就会把挠拍破,扁鼓和挠是节拍。十里不同俗,老城的鼓谱和王范的就有不同之处。一个人年轻时背会鼓谱,一生不会忘记。上世纪90年代,王东村过年在东门口打鼓,刘金成从新疆返回故里,东头人一见刘金成,急忙和他他招呼“来打一回”!刘金成微微一笑,和众乡邻点头致意,走到鼓前,接过鼓锤,两腿分开,两臂伸直,不咚咚,慢慢开始擂起鼓来,“未成曲调先定情”。鼓前站着两排人,一排执挠,一排执镲,不用问,都知道刘金成将要打那一回,刘金成当时60开外,1。8米的个头,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打鼓扎起架子,先让戏赢了三分,有的人会打,没架子,死加一式,不吸引人。刘金成个子高,人气派,鼓打的也气派,头视蓝天,口中念念有词,其实是在背鼓谱,双锤擂动,挠镲齐鸣,犹如万马奔腾。张雷打鼓不愠不火,四平八稳;刘次昌个不高,打鼓一上一下,八面来风。给人以快感!正月十五社火过后,坐在教室里,我们耳边鼓声余韵,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静下心来学习。

旱船 

说起王东村的耍伙,勾起了我脑海中许多的记忆。王东村由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其便利的交通位置,加上又是豫西商业重镇,民族文化的成分更加多元化,王范人精明强干、头脑灵活,多数人都会做生意,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们吃饱了肚子,有了足够的闲暇时间,去追求精神世界层面东西。由于开明政府的重视,热心人士的奉献,促进了王范耍伙的兴盛。王东村十五耍伙,除了打大鼓还有旱船、海蚌、龙灯、高跷、狮子、毛驴等。王东的旱船,由来已久,上世纪著名的艺人有张黑子、马宝才、崔汉德、刘少升等。张黑子座旱船,扮相旦角,如大家闺秀;马宝才撑旱船,扮相丑角,滑稽可笑,当时两人都是60多岁的老人,一人座,一人划,虽是花甲老人,记忆娴熟,配合默契。踩旱船的主要招式缓行、急行、船搁滩,船翁挽袖救船等细节。有时踩旱船还需要唱戏,王东村为给群众助兴除了本村演员之外,有时也请一些县剧团的专业演员,吉青山等人到王东唱过。制作旱船也较复杂,需要竹匠砍竹子,破篾,绑架子。然后请裱匠糊旱船,当时裱匠是李振寰,糊好后要贴花,剪花是崔焕彩老师的强项,最后还要请电工在旱船内接线接灯泡,当时用的都是干电池。旱船制作好后,正月十三前后要排练一两天,正月十五上街,表演。晚饭后,还要到新城各单位耍,鼓镲开队,提前有外交到单位联系,单位门口放一挂鞭,说明叫进去耍,表演后,单位要用烟酒酬谢。在住家户耍时,有时东家还要加两包回族“振兴隆”好点心酬谢。编演完后时常是后半夜,大队常会管饭或发一些元宵和点心犒劳大家。 

春水尽逝留无计,一草一木总关情。暮暮朝朝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王范街是活着的过去,是站立的历史。在它的默然和岁月的流逝中,一些人和物一起垂垂老去,大约我们这一代是最后一批见证古镇老街辉煌的人了。千年风雨沧桑,千年兴衰荣辱,千年坚定守望,千年的时光足以让所有的喧嚣尘埃落定,千年的回望中遗留的已不仅是记忆,更多的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和情怀。我知道,王范街终将与这里的人与物一样更迭变换,但总是希望我们能通过挖掘城市记忆,整合洛宁文化旅游资源,打通与历史对话的通道,引导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追寻并继承已往岁月里的文明和足迹。

推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