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历皇帝为什么几十年不上朝

 zqbxi 2020-07-21

明朝前期处理政务依赖朝会

明朝中期处理政务的机制逐渐改变,变成“廷议————票拟(内阁)————批红(皇帝或司礼监)————封驳(六科)————执行(六部)”的形式。上不上朝不会影响君主的统治。

首先讲明朝的朝会制度,洪武至永乐,朝会制度形成。仁宣时期,朝会制度发生变革,上朝已无实际上的意义。

一、洪武至永乐:朝会制度的形成

明朝的朝会制度始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完备于明成祖朱棣。 明朝的朝会分为大朝会和常朝。

1、大朝会,也称正朝。

在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举行,仪式极为隆重,仅低于皇帝登基仪式。正朝在奉天殿(后改名皇极殿)举行,主要是朝贺,皇帝并不问政事。

2、又有常朝,分朔望朝和日朝。

朔望朝,洪武时定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在奉天殿举行。于慎行《制典》篇说:“本朝朔望御正殿,百官公服朝参,而不引见奏事。”实际上仍是朝贺的性质,同样不处理政事。与政事有关联的是日朝。日朝在洪武时主要是指早朝,每日举行,初在华盖殿举行,后多在奉天门举行。

永乐七年十月,早朝制度有所变化:

1、仪式与奏事分开

当时永乐皇帝巡狩北京,北京此时已是冬气严凝,繁琐的仪式,百官依次奏事,官员久立不堪,于是仪式与奏事分开。简短的仪式后,大臣们到右顺门内便殿依次奏事,无事者则退还各自衙门办公。这就是通常说的“御门决事”。

2、增设午朝

除早朝外,永乐四年起又增设午朝,即午后上朝。午朝地点多在左顺门或文华殿。午朝时五府六部依次奏事,然后各官退出。有密事者至御前奏事。《明史》卷五三《礼志七》称:“早朝多四方所奏事,午朝多事简君臣之间得从容陈论。”

从明朝的朝会制度看,正朝和朔望朝主要强调的是仪制,显示的是朝廷的威严,表现的是皇帝在国家政权中独尊的地位,于王朝大政方针无实际意义。从日朝来看,明朝上朝次数大大超过汉,唐,两宋。

在这种日朝制度下,朱元璋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永乐帝虽与内阁成员午朝“从容陈论”,但当时内阁议政尚无制度上的保证,一切决策“多出圣裁”。从这个角度审视,中国古代的专制与独裁和朝会制度联系甚密。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更是发展为极致。

二、仁宣时期:朝会制度的变革

经洪武时期的废除宰相制度,永乐时期的设置内阁,历50年的探索仁宣时完成了内阁议政,皇帝决策部院执行的文官政治体制建设。这就为朝会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条件。明朝日朝制度有两次大的变化:

1、停罢午朝,同时简化早朝奏事程序

在宣德十年正月,当时明英宗即位,时年9岁,不可能整日上朝,于是停罢午朝,同时简化早朝奏事程序。此时上朝已无实际上的意义,只是一种象征,即表明皇帝依然是国家的主宰,皇权没有旁落。午朝之后基本不复存在。

2、减少早朝的次数

在隆庆六年(1572)五月,当时明神宗即位,内阁张居正等人以“圣龄冲幼”为由,对早朝制度进行变动,减少早朝的次数,定为每逢三,六,九日上朝,也就是从每月每日上朝改为每月上朝九次。这一改动一直延续到明末。

其次,讲处理政务的机制发生了改变,“廷议————票拟(内阁)————批红(皇帝或司礼监)————封驳(六科)————执行(六部)”的机制形成,皇帝不用上朝也能统治好国家。

三、皇权运作机制发生变化

明代宣仁以后,皇权运作机制确实发生着变化。

1、内阁议政,皇帝决策,六部执行的体制完善。

内阁从“从容陈论”比较虚范的议政形式,到“票批批答”比较实在的议政行为,议政被纳入决策程序之中,尽管内阁票拟需经皇帝批红才能成为决策,但同样没有内阁的票拟,中旨传出,也被视为不符合程序,六科可以封驳。这就形成了对皇帝“任心而为”的一种制约。

2、执行机构也可以对政事发表意见

以六部为主干的执行机构也可以在内阁票拟,皇帝批红前对重大政事发表意见,具体表现在明代极具特色的廷议制度上。明制,凡朝廷大政事,必令廷臣会议,然后请旨定夺。参预廷议官员一般为九卿(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史)和科道官。又事涉有关机构,有关机构长官亦参与廷议。其初,内阁与议,天顺以后,内阁大学士则不参加廷议,原因是内阁职在票拟,关乎决策,阁臣参加廷议,就会影响行政部门的官员充分发表意见。明中期以后的廷议,有质的变化。一是皇帝和内阁不例参加廷议,便于官员充分发表意见,不受决策者的影响。二是有科道官的参与。三是廷议达成的共识,“从众议之多者”,即以与会多数人的意见为准。明代廷议中的表决机制十分有特色,已出现了投票表决的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明代中期以后政策制定,大政的处理形式已发生了变化,以“钦承宸断”为特点的上朝机制逐渐为“廷议————票拟(内阁)————批红(皇帝或司礼监)————封驳(六科)————执行(六部)”的形式所取代,尽管这一过程存在许多问题,但总的趋势是对传统政治体制,即上朝制度的一种变革,这种变革多少带有一些民主色彩,应当予以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