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玄老师讲中国文化——皇帝活动

 清醒4321 2016-12-20

     在旧小说和戏曲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场面:皇帝早朝,大会百官,太监宣称:“百官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的日常统治活动似乎就是如此的。其实这一描写是真假掺

杂。

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称为大朝,大朝是一种隆重的典礼,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例如:元旦、冬至、皇帝生日),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国政;一种是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主要政府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例如,宣布诏令、决定重大政治行动等),这种朝会,类似于官府中的早衙与晚衙。但这也并不是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的全部,因为并非所有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如明代的万历帝就有近二十年没有上早朝。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洽,皇帝是最高的决策者与行政首脑,其下分设文武百官.管理各方面的政务。各级官员的职掌,均有定制规定‘故而有“有司”之称),皇帝只须定期进行检查就可以了。所谓日常政务,就是指这种常规性的统治活动。一类是非常性的政务。这是指国家政治中出现了动乱(如外族入侵,内部版乱)和天灾,或出现了一些下级官员依据定制无法解决的问题,须要皇帝拿出处理办法来或对制度进行某些更改,帝往往要和主要宫员商议决策。百官中以丞相为“百僚之长”辅佐皇帝管理全国政务,皇帝如何进行日常统洽活动,往往和丞相的作用、地位有关,综观我国历史,大致上可分三个阶段。

秦汉时代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皇帝制度刚刚建立,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各官都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大权独揽,“丞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载秦始皇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石重的竹简奏章,就是当时皇帝处理政务的具体情况。随着国家机构的增设,政务的繁重,以皇帝一人之力无法偏及,于是到了汉代,形成了以丞相为主,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统治核心。当时全国奏章均集垂相府,府中有百官朝会殿,丞相会聚百官,处理政务,然后与主要官员会衔上奏,经皇帝批准后实施.丞相位尊权重,凡有所请,皇帝无不应允,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坐致礼,且与之“坐而论道’。这种局面到了西汉中期,开始改变,汉武帝设尚书令,分去了丞相拆读、审议天下奏章的权力结束了丞相独望浴垂拱的局面。 明以前,是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政治制度几经变迁,形成了三占六部制,即以尚书省行政,一下设吏、礼、户、兵、刑、工六部,分管各方面国政;以中书省起草政令,实际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以门下省掌出纳帝命,门下省还负有审查诏令的权力,如有不妥,有权批改、封驳。这样一来,实际上将原来垂相的权力一分为三,皇帝与三省长官议论、决策,而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则由三省机构代替了。唐时,为了提高效率,中括、门下省住往联含办公,其官署称为“政事堂”。皇帝常常在常朝之后,召见三省长含,共司讨沦国政,边上还有专门的记录员记录皇帝与宰臣的谈话,然后由字臣负责整理成政记,作为档案收藏。宋代开始,又设枢密使一职,主要处理军事方面的事务,它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三司度支使(计相)合称“宰执”,在皇帝之下分掌军政要务。枢密使的官署枢密院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后来所谓的“政府”,即“政事堂”与“二府”之合称。

 这一局面到了明初,又起了一个变化。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和中书省,皇帝亲自批阅奏章,每逢处理重大政事和解决重大问题,大臣只是面奉取旨,一度回复到秦代皇帝大权独揽的局面。此外,另设通政使司,负责为皇帝处理章奏文书,以六科监察六部行政,掌封驳之权。永乐以后,命以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称为“内阁”。皇帝常与这些亲信密议国政,“人不得与闻”。到了明宣德年间,皇帝处理章奏的办法也有了变化,由内阁大臣先在奏章上附小纸条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认可,即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改用红笔批出,遇有“大事大疑”,则召阁臣当面讨论,议定之后,直接传旨处理,不再批答。明代末年,票拟之权由内阁首辅独榄,批红之权归太监执掌,皇帝的决策多受两者牵制。到了清代,又设立军机处代替内阁,凡过去内阁处理的政务,基本上改由军机处办理,它在宫内设有值班房,以备皇帝传呼,值班房戒备严密,非供职官员一律不得进入或在附近停留。至此,皇帝独裁已达到高峰。

    综观历史,古代皇帝的日常统治活动,基本上是通过各级上报的奏章来了解全国政务,有一个特定的统治核心帮助自己处理政务,这一特定集团,秦汉时是丞相及其僚属,秦汉后是三省长官,明清则是内阁和军机处,此外,有专门的文书处理板子 ,以防皇帝陷入文书包围之中。历代弄权的强臣、权臣也往往出现在这两类人中,因为他们比较接近皇帝,部分参与机密要务的缘故,而皇帝独裁程度,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封建政治体制的完善,越来越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