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术之后,癌细胞为什么会卷土重来?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呢?

 刘永毅医生 2020-09-30
手术是实体恶性肿瘤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有很多癌症病人在手术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在肿瘤的原发部位、周围以至于远处发现和以前肿瘤性质相同的病灶,也就是复发了,什么原因呢?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减少复发、或者延长复发的时间呢?

一、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本原因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当肿瘤很小的时候就可能通过血管、淋巴管发生转移,但以我们目前的检查方法,直径几毫米的病灶大多在术前发现不了,所以手术前确定的没有淋巴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未必是真的没有转移。
癌症手术切除的范围多是原发病灶+周围淋巴结,但是躲在远处的癌细胞、小病灶没办法切除,它们或许“势单力薄”之后暂时揠旗息鼓。若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原发灶周围就可能残留癌细胞,也是日后复发的不定时炸弹!
复发转移第二个原因是病人免疫力降低。大家也都知道癌细胞要繁殖、肿瘤要增长也并不容易,还要同免疫细胞作斗争。而病人经过手术、放化疗等治疗之后,免疫力大多比较低。有研究指出健康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直径1mm的肿瘤,大约10万个癌细胞,而免疫力低下清除100个癌细胞也费劲!
术后复发还有一个原因,“土壤”问题,若把肿瘤看作一苗草,手术只是把草拔掉了,适合草生长的土壤并没有改变,同理到癌症,也就是病人对所患肿瘤的易感性没有变化,包括易突变的基因、外源性刺激因素。虽然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好的饮食习惯有了改变,但它们的作用不会立马消失,随时间推移才慢慢降低。

二、应对复发、转移要注意的事情

既然手术刀没有办法完全清除体内的癌细胞,那怎么办呢?
若癌症分期很早,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数量应该不多,就让自身免疫系统慢慢去收拾这些坏家伙。若分期较晚,免疫系统往往难以获胜,就需要辅以其它治疗。手术切缘不够、癌细胞残留可能,放疗去补救,再就是全身性的内科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内分泌治疗等。
术后辅助治疗多用于癌症中期、进展期,晚期大多不做外科治疗。什么情况下做哪种辅助治疗一般结合现有的指南、共识而制定,这些都是经过循证医学验证,某种情况下大多数人获益的推荐,不是某个人随意而定。

癌症病人术后大多身体虚弱,加之一些辅助治疗,免疫力更加低下,如何提高?
首先是心态要好,积极乐观的心态癌细胞也怕呀,病人会配合治疗、运动锻炼、健康饮食,这些都是癌细胞不愿看到的事!患癌心情难免不好,尽量调整么,比如与朋友聊聊天,看看书,学个什么的等等。
其次,饮食合理搭配、不吃不健康的食物。癌症治疗期间病人多体弱,这时就需要热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肉、蛋、奶就适当多一些。高温烹制、腌熏食物中有大量的致癌物,不吃最好。
再就是运动锻炼,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有病要“静养”,其实在体力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多动动有好处,胃肠蠕动要快一些,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心情也会随着运动变得好一些,但运动不宜过于剧烈,适宜才好!
在癌症康复过程中,我们最担心、害怕肿瘤复发转移,但回避不是办法,有可能越怕越来,只有用科学的方法面对它,才有可能战胜它。医学发展,新的治疗方法、药物不断出现,也会对病人有极大的帮助!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