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大美洛宁 2020-07-21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

2018年10月26日在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10月份工作例会上,根据顾问周流宗提议,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决定组织几个人进行“洛宁姓氏文化百村行”调研活动。根据会内安排,于2018年10月27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周流宗、特邀顾问孔政杰,会长张泽武、副会长马老虎一行到坡头村考察雷氏家族历史渊源,以及雷氏望族文化。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由张泽武搜集整理,顾问马老虎、周流宗、孔政杰共同审阅,理事雷学林审订。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

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

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

三、雷氏家族主要支派

四、雷氏家族人物

五、诰封圣旨

六、雷氏家训

七、雷氏家族排行字

八、雷氏家族楹联

九、雷氏家族匾额

十、雷氏家族历代家谱

十一、雷氏家谱序言

十二、雷氏家族家庙

十三、雷氏祖茔

十四、雷氏家族碑刻

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 整理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雷学林 审订

雷氏始祖汉忠、汉臣兄弟二人居永以来,分为南北两门,瓜瓞绵绵,家风相继,传世久远。雷氏先祖,耕桑著里,忠厚开家;积仁行义,顶戴(原意指官员的帽饰,此处代指官帽)盈床;子孙袭先世之荫,皆祖宗栉沐所贻。雷氏一门世笃忠贞,代有伟人,登甲第,列胶庠(指县学、府学,学宫。),入太学(指国子监),为进士,为举人,为知府,为知县,为教谕,为训导,为守备,为骑尉,为学者,从政者,不可胜计。

科甲人物则有“一门三进士”。雷棣荣,同治进士,历任灵邱县知县、霍州知州;雷榜荣,咸丰进士,延平府知府,署理兵备司;雷镇华,光绪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改任山西赵城县知县;忠义之士则有雷冲霓,平叛殉难,旌为义士,皇恩褒嘉,敕赐恩骑尉,世袭罔替,族众免其差役;雷冲洲,文武兼备,平叛有功,赐匾“忠义第一”; 雷鏊,素尚义勇,协力保城,居民安业,人咸德之;德政著称则有雷君用、雷光祚、雷芳祚、雷璠、雷乾祚、雷重光、雷同声等,为政清廉,造福一方;武略闻名则有雷鸿德,清道光武举,任江南督运府正堂;雷履祥,屡著劳绩,升署信阳州守备;雷魁元军功卓著,赏戴四品花翎,以都司候铨;文学称世则有雷炯、雷震南、雷泽溥、雷维洛均以文学知名;孝友之家则有雷景元、雷兴山、雷玉山等,事亲以孝闻,为时所称;雷门之女,巾帼不让须眉,则有洛宁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雷荏;航空科技专家研究员雷雅丽;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兼任洛阳市政协副主席雷雪芹等,不胜枚举。

坡头雷氏,师范一乡,文武衣冠(指世家大族)之盛,岂非历代祖宗之培养,祖功宗德,万代昭著,世泽绵于洛右,忠孝启乎后人,继往开来,垂裕后昆,志人物。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雷棣荣: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人。字议斋,同治元年(1862年)恩科举人,十年(1871年)贡士,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第二甲123名进士。光绪五年(1879年)任灵邱县知县。七年(1881年)丁忧卸职。在任时主修《灵邱县补志》 十卷,光绪七年(1881年)京都吉润斋刻本。历任临晋知县,榆次知县,霍州知州。

雷榜荣书丹《皇清朝议大夫知府衔四川邛州直隶州知州霍君墓志铭》

雷榜荣: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人。字瀛仙,雷棣荣弟。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第二甲第五名进士,初授翰林院,刑部四川司主事,敕授承德郎。律例馆提调,延平府知府,署理兵备司,授奉直大夫。

雷榜荣篆盖《皇清诰封宜人雷母李太宜人墓志铭》拓片

雷榜荣书丹《皇清朝议大夫知府四川邛州直隶州知州霍君墓志铭》

“雷榜荣,字瀛仙,陕西朝邑人,咸丰6年(公元1856年)丙辰科二甲5名进士出身,由部曹任延平,政尚简静,教养为先。当下车时,遍召诸生试之,择其尤者,令月呈三艺,亲为改窜。光绪丙戌十二年五月,东溪大水,漂流民屋无算。公焚香告天曰:“民何辜?愿以身代。”泣下数行,午刻水退。煮粥以食城外之不能爨者。十三年哥匪潜迹郡城,邑绅请办保甲。公乃借拨考棚育婴款五百金与之,曰:“城全民安,赔累所不惜也。”闻王台匪惊扰,公往谕之而安。后兼护道篆,以老病告归。子如同,登甲辰进士。光绪十一年五月(公元1885年)接替光炘任延平府知府。 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大雨,十八日大水入城,较丁丑年水高尺余,东溪漂流房屋无算。知府雷榜荣以延平府直匾加帽靴送,入河禳之,午刻水退。巡道恩良会同雷守、知县秋嘉禾,捐米煮粥,用船载往西北门外,给遭水之不能爨者。”

民国《南平县志》:“雷榜荣,字瀛仙,陕西朝邑进士。由部曹任延平,政尚简静,教养为先。当下车时,遍召诸生试之,择其尤者,令月呈三艺,亲为改窜。光绪丙戌十二年五月,东溪大水,漂流民屋无算。公焚香告天曰:“民何辜?愿以身代。”泣下数行,午刻水退。煮粥以食城外之不能爨者。十三年哥匪潜迹郡城,邑绅请办保甲。公乃借拨考棚育婴款五百金与之,曰:“城全民安,赔决。以文下车,立平其狱。太学献数百金为谢,固却之。邑民有越诉者,当道谓之曰:“汝邑林博士,一钱不取,汝何梗化至此。”积谷额饷,旧逋未清者,文捐俸代偿。士民德之!邑侯闵址,以文故所知士也。登堂而拜,且遗金帛。辞曰:“汝筮任方新,安办此?”闵嗟叹久之。致仕归卒,祀乡贤。子锺鸣,字启纯,孝友醇笃。父锺爱其弟,父卒,体父志,卵翼其四子。逋课,鬻屋代之偿。由明经训广信,课士得人。相与分韵赋诗,浊酒素琴,怡然为乐。摄兴安县篆,自开治未有第者,锺鸣为建塔凿池,增培地脉,是科果第。广信亦科停至再三,锺鸣为正黉路,凿春浦门,以迎江潮,卯辰遂联魁数人。自后不辍,皆公之贻。及升政和教谕,未任卒。孙子润蓁,传见孝义。”

雷橡荣: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人。字质亭,雷榜荣弟,孝廉方正,任四川清溪县知县。工书法,出入柳公权赵孟頫之间。汉源“贡椒”称谓由此起源,清光绪29年癸卯岁豁免,时清溪知县(汉源旧为清溪县)雷橡荣在今建黎乡牛市坡立免贡碑专记此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时任清溪县知县雷橡荣上书朝廷请免花椒贡赋获得批准,千年苛派索扰就此终结。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庆府南川县知县雷橡荣在尹子祠建立了海鹤书院,是目前重庆仅存的三大古书院旧址之一。清光绪初年, “宦游入蜀”,一直在四川任知县、知府等地方官。有青神县和井研县。辛亥革命后,他退出官场,在成都买田置产,定居北门新玉沙街63号。 八十多岁时,约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去世。

雷橡荣书法作品

雷镇华:棣荣子,字少仪,号廉麓。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人。光绪21年(1895年)乙未科进士,会试中式223名进士;复试一等39名;殿试二甲第八名;朝考一等52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山西赵城县知县。详见《清代翰林传略》440页。

雷镇华花卉扇面作品

雷翰华:榜荣次子,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人。字林西,廪贡生,任扶风县训导。以上皆朝邑县北太府村人。

雷成朴: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人。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第二甲第90名进士,赐进士出身,授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道光十五年任湖南长沙府知府,道光二十年(18 4 0 ) 捐办时,知府雷成朴捐银1000两。道光二十二年——二十五年(1845年)任辰州府知府。咸丰8年—11年任浙江台州府知府。

雷鑑莹:陕西蒲城县人。授刑部江西司主事,候选道、赏戴花翎,中宪大夫。

雷成朴拜撰《皇清诰封宜人雷母李太宜人墓志铭》拓片

雷鑑莹书丹《皇清诰封宜人雷母李太宜人墓志铭》拓片

雷榜荣篆盖《皇清诰封宜人雷母李太宜人墓志铭》拓片

雷成朴拜撰  雷鑑莹书丹  雷榜荣篆盖

《皇清诰封宜人雷母李太宜人墓志铭》拓片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