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秤的学问

 大美洛宁 2020-07-21

古人在塑神像时为何在神像腹中放杆秤,你知道吗?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这歌词形象地说明了秤杆、秤砣和定盘星的关系和作用。
古时候,人们就发明了秤。秤是度、量、衡中的衡器,是用来称物体重量的。故人们还把秤杆叫做“衡”,把秤砣叫做“权”,“权衡”一词就是由秤而来。定盘星是秤上不可缺的准星,它指在空秤时,秤星在秤杆上的位置。能保持秤杆平衡,不高也不低。表示平等、公正、公平”。故定盘星十分重要,它代表人心,人心平则加工的秤准,人心奸则加工的秤有误。定盘星靠前或靠后都会有很大误差,有失公允。

过去人们使用的老秤同现在的秤不同。老秤是十六进位,即十六两为一斤。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一斤为十六两在秤杆上用十六颗星表示。这十六颗星分别表示上天的“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这十三星是天体赐给人世间每个人的,不论大人小孩,也不管是官是民,都人人平等,永远不会改变,任何人也无法改变,这是个定数。而福、禄、寿三星则因人而宜,是个变数。人们把它标在秤杆上,用来验证每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良心。有句俗言称“秤平斗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秤就是验证人心的工具。
一杆标准的秤交给你,你握住了秤砣,就有了“权”,秤杆子挑江山嘛。如果你在用秤时,秤杆子低或缺斤短两,就说明你心术不正。缺一星损你的福,缺两星短你的禄,如果少三星,则会折你的寿。反之,则会赠福加禄添寿。因此,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操控在自己手中,全靠自己的德行修为。

随着历史的发展,十六两秤退出历史舞台,演化成十两秤、磅秤、天平、电子秤各种先进衡器。尽管样式发生了变化,但它验证人心的功能永不改变。特别是“天平”,仍有天理之意。请看我国的司法部门用天平标志做徽章。表明司法单位执法严明,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更有趣的是在乡村人们塑神像时,在神像体内心脏的位置,大多会庄重地放一杆十六两进位的盘子杆,表示人们期盼神灵依天理行事,不失公平、公正的原则。
古往今来,总会有些权贵之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也就是掌握住了秤杆子。随意祸害百姓,贪腐肥己,危害百姓,危害社会,成为干部队伍中的败类。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的腐败分子会不断出现,因此,反腐倡廉永远不停止,永远在路上。
不论是官是民,都要用好自己手中的秤,不要使之有失公道。真正体现出秤的公平、公正的法理。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益,请君切记。
马老虎作品集锦:
排险
因祸得福
师恩难酬
一把黑豆
乱世县长
姓氏趣谈
杜鹃啼血
忆军士班
初入校门
上海之旅
毕业典礼
西山纪事
破碎大学梦
母亲节感言
拜洛宁老子墓
明初移民见证
明末永宁风云
浅谈上古八姓
功臣骡与功臣炮
老三届心路记忆
荞麦食品好处多
“鬼节”说鬼
公交车上耍无赖
马老虎人生感悟诗四首
游览洛宁古迹抒怀五首
忆偃师高中六七二班学友师长
军旅生涯——军歌嘹亮
洛宁县故县镇寻峪传说
美食薏米引发的历史冤案
洛宜马氏五兄弟家族
幸福!毛主席接见了我
《在礼百年》1——11
《在礼百年》——在礼新貌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二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三
《在礼百年》——在礼村百年巨变
洛宁县故县镇岭南村马家传奇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马氏家风
怀念母亲做的干干儿和芝麻烧饼
回忆洛宁县下峪镇上庄小学勤工俭学
回忆六零年洛宁故县水库工地扫肓
《在礼百年》人物篇 烈士、地下党、民主人士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花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锁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马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刘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李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张氏
彭祖活了八百八不该对妻说实话
洛宁县城郊乡溪村村姓氏文化调查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贺氏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郭氏、在礼王氏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陈氏、故县陈氏
老虎啸雄风 生彩耀平生——《同共和国一起成长》序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一、家传往事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二、孩童岁月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三、跃进年代
回忆七零年洛宁县城关公社在礼大队干群治理洛河片段
洛宁在礼刘氏世系碑序、在礼锁氏家谱序
你是否还记得昔日的童谣童曲儿......
梦回童年——童谣、童心、童真、童趣......
妈妈做的美食搅团
来自阴间的爱
怀念母亲做的干干儿和芝麻烧饼
讲好洛宁故事之 饮食文化篇:捞汤——鸡蛋面叶
马老虎人生感悟诗四首

作者简介:马老虎,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

洛宁城事媒体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