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东方欲晓10 2020-07-21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府河华阳镇河段】远眺府河 ,一个S型的弯道成就了多少房地产商的梦想 

  

             首发《成都房地产·巅峰》2010年10月刊《人文地理》

 

    二环、三环之间的学生桥,平时过往的车子并不多,站在桥头,顺江流望去,左侧是国道213,右侧是天府大道,两条道路都车流滚滚。

    府河却在宽阔了许多的河道里,开始有了无拘无束的理由。

    “被命名”为锦江以后,府河在这里接纳了沙河,似乎洗掉了在城区的浮华和喧嚣,终于能恢复“府河”的原名,终于能不被干扰的开始一段“古渡无人舟自横”的自由时光,终于能在清风的陪伴下,在飞鸟的戏谑中,在芦草的摇曳里,顺应山野的召唤,活泼的、欢快的,开始自己下游的“浪漫旅程”。

    承载了太多古人隐入时空的太息、接纳了太多今人轻描淡写的感叹,府河,向它的梦想与归宿流去——汇入岷江,汇入长江,汇入大海。

 

    华阳二仙桥:追寻上古的符号

    华阳镇(也名中兴场),其实是个古老的地方、也是个奇怪的地方:古代是成都的别称,现代却属于成都市双流县管辖,早已融入了成都市的怀抱;顶了个远古的名字,如今却处于几乎是尴尬的地位,房地产开发商在此售房却最不爱用“华阳”来定位,怕担了“郊县”之名,吓跑了不愿离城的购房者,城市中的人,在此地购房,常常会忘记是在双流县办的产权证,而只说,位于天府大道三段、四段,或者说“高新区”“大源组团”,有意将华阳遗忘。

    考证“华阳”的来历,还要从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也叫《华阳国记》)一书说起。

    一是古地区名。“华阳”者,晋代梁、益、宁三州所属,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贵州一带。《尚书·禹贡》所谓“华阳照水惟梁州”,其实,华阳以地居华山之阳得名,是取义于自然地形。《华阳国志》即记载此地区历史。

    二是古县名。公元前四世纪蜀王开明五世在成都建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0年)置成都县;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从成都地面划出一部份设蜀县,唐肃宗乾元元年改名华阳,从此成都市区便分裂成成都、华阳两县。两县之上为成都府,成都、华阳两县都叫“首县”。两县共治省城,其界线穿城而过,以街心分界,东南属华阳县,西北属成都县。老成都常以“跨一步,县过县”来形容成都的暑袜街,因此又有歇后语:“成都到华阳──现(县)过现(县)”。

    三是“华阳另有历史”。如今华阳镇所在地,其实和以上两条都不搭界:一是专指包含现今三、四省的大地区,二是专指曾与成都并列的古县。这就要说到华阳原来的老名字:广都樊乡、双流中兴场。

    西周时双流这片土地被称为“都广之野”,原名广都,隋仁寿元年,避炀帝(杨广)之讳,又因江安河、府河在县域的二江口(今华阳二江寺村)合流,改为双流县至今。有历史和考古研究证明,上古时的广都、新都、成都,均为开明蜀国的都城所在,互为犄角,成相互依托扶助之势。而中兴场,正是经专家考证的广都樊乡所在地,华阳的古城村即为明证:温江的鱼凫村、郫县的古城梗、新津的宝墩村,现在的地名都连接着几千年的历史。

    幽幽岁月,也如河流一样静静流过,留给华阳众多古地名:

    “安公堤”。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华阳县知县安洪德主持在中兴场(现华阳镇)府河左岸修筑约1000米防洪土堤,群众名曰安公堤。

    “二江寺桥”。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二江寺方持募捐兴建。初名“二仙桥”,后称二江寺大桥。中孔卷拱顶上原刻有“天野良心”4个大字,据桥边住了几十年的老村民介绍,二江寺早就被毁不存,桥上刻的字,年老的尚有记忆,不过没躲过30多年前的那场浩劫,还是被凿掉了。

    河流故道,已经在一幢幢高楼的遮蔽下,消失了曾经的古老,祖辈居住在河边的村民,不久也要搬离祖屋,到远处的“安置楼”生活,但府河水与二江寺桥,却还是忠实的承载着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责任,打通了上古与当代,让后人唏嘘不已。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府河华阳镇河段】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二江寺桥,隐士般躲在闹市一隅。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府河华阳镇河段】左侧的江安河,温顺的与府河牵手而行

   

    黄龙溪镇江寺:也看硝烟也看云

    府河边的黄龙溪,是府河和芦溪河的汇合处,其实是旧时的水陆大码头,一直都应该是被包裹在现在一样的喧哗中的。

    据《水经注》记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水经注》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梁虞的《荔鼎录》记载:“蜀章武二年,黄龙见武阳之水九日,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黄龙溪。据史载,黄龙溪自建安年间建场算起,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镇内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古镇现存的老街建于明末清初,七条青石板小街是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背街、巷子街。

    据双流县志,黄龙溪为水陆之要冲,也是成都历史上最南边的江防据点、屯兵要地,有兵家必争之地之险。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诸葛亮与先主共围成都,牧马山为屯兵积粮之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建营江口,在黄龙溪一带与明将杨展作殊死决战。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军将驻防黄龙溪的国民党胡宗南唐人部队在皇坟山一战击溃。

    有名的一地“三县衙门”,就见证了离我们最近的战时烽烟:历史上黄龙溪属“金三角”地带,民事、经济纠纷、匪患困扰周边三县(华阳、彭山、仁寿),遂在黄龙溪设立三县衙门(今联合办事机构)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但水码头、黄桷树、古庙、吊脚楼、石板路、大庙会、山野菜……都还在提醒人们,这里原是一片纯朴与幽静的所在。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

    以前的古战场,早就荡然无存,硝烟也已飘散在岁月之中。镇外的河边,随处都是一片田园光景,柳绿、稻黄、山花红。但黄龙溪镇原本的幽静却被打着“开发”的旗号,追逐经济利益目的的人们,近几年用新崭崭的楼房、贼亮亮的朱漆,毁了。就是原来的大榕树下、古码头旁、油菜花地边,都因为有了遍地支着的遮阳伞,伞下挤满了打麻将的游客,黯然失色。曾有消息说,随着旅游客流的增大,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黄龙溪曾以“保护古镇”的名义,拟向游客收取每人20元的门票,后来在一片反对声中,不了了之。看着这样的景色,会引人常常在旁边叹息:好好的农家姑娘,被套上一件香艳的服装,就再也找不到旧时的纯静与羞怯了。

    府河出黄龙溪以后,就算是真正走出了成都市域,和“成都市”挥手作别,一去不复返了。即将告别之际,让我们从一串地名中,回味府河下游带给我们的富饶、平和与宁静:

    中和场:位于南延线府河侧,这个原是直达仁寿县的老路,有姐儿堰、十八步岛等与河流有关的景点,但有消息说,这里的将来是规划建设“四川省领馆区”;

    筲箕凼:因水流、地形像一只川人农家所用的筲箕而得名,多年以前,不少诗人词客曾在这个美丽的河湾里登岸;

    毛家湾:这是个近年才暴得大名的地方,曾经和成都足球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据传说,川足很珍惜这个“风水宝地”,大赛前总会来这里训练。不过现在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处美丽的森林公园,除了可以亲近的府河,还有可以登临的小山。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府河筲箕凼】一个朴素的名字,蕴含了多少古人的智慧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府河永安镇河段】虽然已经难觅老码头的踪影,但河湾的风情依旧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府河黄龙溪镇河段】河水孕育的田园,魅力十足

    彭山江口:回归人性的本真

    现在兴起了一种新的人文旅游方式:墓地旅游。外国的各种知名墓地,从埃及的金字塔到巴黎的先贤祠,从泰国的泰姬陵到土耳其的摩索拉斯陵墓,现在无不是游人观赏的胜地。就在中国,我们现在追寻一种文化的轨迹,追寻一个伟人、名人的印记,除了在书本的传记中寻觅蛛丝马迹,就是常常在墓园的石碑前,从留下的或者有字,或者无字的墓志铭中,发千古幽思的。

    这是人们无意中完成的一次探求:追寻和终极关怀有关的哲学命题的答案。其实,帝王也罢,枭雄也罢,平民也罢,有生就有死,谁也脱不了“赤条条来去”的命运。所以,常常听着电视里韩磊一本正经的唱着“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就不禁哑然失笑,那是我们“想”就能“想到”的吗?

    但不是所有的陵园墓地,能入现代人的法眼。比如府河和金马河(岷江主流)汇合之地——彭山县江口镇的汉代崖墓,知道的人就甚少。很多人从墓园门口的大路直奔彭祖山“长寿秘笈”而去,却几乎不会留意这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然就更不会理解这个与曹操墓考古平起平坐,甚至比曹操墓更有人文价值与人性价值的墓葬了。

    不被现代人人们关注,并不代表它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地位,并不能淹没它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

    崖墓,是汉代流行于岷江流域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室的墓葬形式,流行于东汉至六朝时期四川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和长江沿岸。其中,尤以岷江流域的彭山、乐山较为集中。东汉社会,崇尚厚葬、家族葬,并有“视死如生,视死如存”之说,以“生人之礼而葬之”,人生前的一切享受均反映在墓葬中。

    《后汉书·冯衍传》载:“凿崖石以室兮,托高阳以养仙。”这是崖墓最早见于文献的记载。到了唐宋时期,崖墓曾被附会成了修仙炼丹的“神仙洞府”,南宋大诗人陆游指崖墓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被蒙上了一层幽秘神奇的色彩。其实在两千年前,一群汉代贵族四处寻找可以使之栖息又能“长宜子孙”的风水宝地,他们在府河与南河交汇处找到了理想的圣地,于是,他们动用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凿出了精美的世外宫殿——江口崖墓。江口崖墓,以其丰富的文物遗存,真实的反映了汉代彭山政治经济、生活习俗、建筑、雕刻、泥塑艺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江口崖墓是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纪年墓。早在南宋洪适的《隶释》中,记有绍元丁丑年(1157年)一墓葬的记载。在《中国一百件国宝》一书中,从江口崖墓出土的就有六件。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英国人陶然士、法国人色伽兰、美国人葛维汉,中国著名学者梁思成、吴金鼎、李济、陈明达等,先后来到江口,对崖墓进行了系统的考查、发掘和研究,并由南京博物院整理出版了《四川彭山汉代崖墓》一书,在中外考古界引起了很大的的震动,成为我国和世界文明史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址。    

    这里也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被郭沫若题为“天下第一吻”的“秘戏图”把另一种艺术大胆的展示在了世人眼前,这是一种自由的、浪漫的、不加掩饰的表露天性的记载。成都人称呼“粑耳朵”的起源地在这里,成都人喜欢的长牌等博局游戏的起源也在这里找到了依据。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彭山江口镇府江大桥】府河上的最后一座桥梁。
【影像地理(九)】府河下游:一段自由浪漫的旅程
         ■【彭山江口镇河段】府河从此入岷江。与左侧的金马河(岷江正流)汇合以后,走向更加精彩的未来。

 

    府河在这里汇入岷江,冥冥中也是有一种灵性感应的。

    我站在江口的岷江河道前,江水的波光粼粼里,远山空濛,恍如隔着时空与古人对话:身后是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江口崖墓,墓中石刻透露的信息,透过冰冷的石头,却依然是活泼泼的生动,无拘无束的快乐,传递着一种人性的温情脉脉;右手不远的山路,就是很多人去膜拜的彭祖山,明知不能永恒却仍然在孜孜不息的求神灵(世上并不存在)庇佑,求仙人(多是人自己造出来的)指引,以求长生不老,但我却读出了一种没有希望的悲情,一种凝固的绝望。

    还是看看眼前的这条大江吧!

    从都江堰至此的159.76公里路程中,人们的阻隔、拦挡、污秽与破坏,最终都没能使其停下脚步,水流如此,人性如此,世事亦如此。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就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河流档案(附府河下游流域示意图)
    柏条河自都江堰蒲柏闸分水后,至石堤堰44.76公里,始设节制闸分府河、毗河。
    城区府河段自石堤堰始,至二环外学生桥纳沙河为止,共长20.9公里。
    府河下游出城区入双流县境,流经中和场、姐儿堰、中兴场(华阳镇)。于流程66.9公里处至二江桥,右纳江安河,至流程74.4公里处有正兴水位站,81.5公里处至永安,89.5公里处至红花,92.5公里到黄佛,于100.5公里处有芦溪河自左岸汇入,103.5公里处至黄龙溪,在此出双流县境,入乐山市彭山县境,又西南流至江口镇汇入岷江左岸。
    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4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33亿立方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