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蔬菜种植大户会不赚钱?

 笑大 2020-07-21

做任何事业大家都想做大规模,一旦经营到了一定规模,就产生了边际效应,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但是现阶段蔬菜种植业则呈现出了'负规模效应',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涉及的细节越多,越容易出问题。现在搞蔬菜规模种植就好像在赌博。




近几年,涉及蔬菜规模种植的企业很多,有种植业的老兵,也有刚进入农业的新秀,其中不乏在其他行业里成功的人士。那么为什么来到农业种植基地后很难持续成功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个是竞争者-成本-财务的角度;第二个是可以影响整个蔬菜产业链的因素太多;第三个是围绕种植业的上下游专业化服务不足。

01
竞争者-成本-财务的角度
TITTLES

蔬菜种植者颇多,其中一大类竞争者是一家一户的种植户,这些种植户通常是家庭成员一般是夫妻二人种植的三五亩,他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还不算工资(其实他们赚的就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把种出来的农产品卖给农业经纪人(菜贩子)就算结束了,他们种植的土地大多是自家地,也有从自家地周边较低的租金租来的土地。

但是大户种植者流转农民的土地需要付租金,雇佣当地农民成为种植工人需要付工资。
这里面的逻辑就出来了,规模种植户的成本是“土地租金+人工工资+棚室折旧+农资种苗”,而农民的成本中没有土地租金和人工工资,更可叹的是很多规模种植大户依然采用当地农民传统的方式进行种植,没有更多的产出和收益。产出来的农产品放在市场中当然没有成本优势。所以做得越大,给工人的工资越多,连年亏损不在少数。


有专家分析了整个业务模型发现,一定要在市场上做工作,即通过直接对应市场终端的方式提高收益来弥补生产成本的控制不足。这个在下面的分析中会涉及到。

02
蔬菜产业链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TITTLES

种植业其实是一个产业链很长、涉及群体较多的行业,那么产生的问题就是种植的可变因素太多。种植业和工业不同,让我们举个生产椅子的工厂的例子:

一个工人每天上班8小时,可以生产100把椅子,那么他今天只上班4个小时,那么生产了50把椅子。或者说每生产一把合格的椅子,给2块钱,那么生产100把,这个工人就挣了200块钱,多劳多得。如果拿到市场上卖不掉,那么放在仓库里,它叫库存,有一天卖掉是可以折现的。如果售价不高,我们甚至还可以让工人少生产几把椅子来调节一下市场供需关系或者第二天直接改其他畅销型号。


但是在种植业,这些方法完全不能用了,99%的付出得到的回报都可能是0。在选地、建设、品种选择、育苗、管理、采收、包装、运输、销售中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那么就可能会有全盘皆输的风险。再次就是我们对农产品的合格品定位不够清晰,大家都在市场上见过西红柿,请问普通的中果型番茄,你说200g合格,那么100g的叫不叫合格,120g的呢?你能说120它不叫西红柿吗?但是不同的果子拿到市场上的价格差别很大。同样生产1万斤果实,相差一两天上市,价格就会不同。如果今天生产的果实没有卖掉,那么它在短短几天内不叫库存,叫垃圾,想倒掉还要叫卫生费清理费的。多少蔬菜作物都是连续采收的,一旦开始采收,未来的几周甚至几个月是连续收获的,不能因为市场价格不好而停止。

可能真的没有一个行业要涉及和关心的问题这么多,此外,气候变化、市场变化、水电改造、交通堵塞了等带来的风险也直接反映在蔬菜供应链上。我们就来一条条分析。


建设一个种植园区,首先是选地、建设,笔者见过很多蔬菜园区,是根据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而不是自然环境而选择基地所在地,建设大棚前提不出具体要求不知道怎么建,建完了不知道怎么品种选择,种上作物不知道怎么管,种出来不知道卖哪里,一句话,没有市场考察,极端盲目。这其中的部分受益者是棚室建设公司,反正甲方也提不出自己的要求就按照乙方的能力来吧,甚至甲方还会向建设公司咨询具体种什么,从哪里购买种苗等等,不专业的公司干了专业的事。有的老板把自己的需求当成市场需求,等入了行后发现真正的市场并没有那么大。

品种选择其实是个很技术型的工作,很多种子公司先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些工作都是在种植蔬菜的主产区,如果基地建设选择了非主产区,那么品种开发可能要提前2-3年入场试种,得到适合的品种和合适的种植方案(茬口和种植方法),另外选择在非主产区的种植基地,一定要有好的植保储备,既不过多采购造成财务浪费,又需要足够的库存储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植保压力。


再次说育苗,之所以把育苗项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育苗可以单独拿出来交给第三方来操作的,育苗工作选择一个合适的育苗商,也许是整个种植产业链中最可控的因素,笔者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现在的育苗商做得多专业,而是这一块是目前可能是财务成本最清晰的一个环节了。如果使用玻璃温室种植,最好采用育大苗的方式增加复种指数。



谈管理不得不谈技术和人工,多年前我在种子公司工作的时候去过多个蔬菜园区,多数是聘用的蔬菜主产区出来的技术员,而到了蔬菜主产区以后发现大多数种植水平较高的人在能照顾老人孩子的情况下也能挣到钱,所以很少会出来做技术员。也有些技术员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到了异地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过去的经验无法使用,我们称之为经验主义,经验无法转化成技术,就不能举一反三灵活使用。

再说人工,蔬菜基地一般选择附近的村民做人工,这些人员首先是年龄偏大,50岁的都算年轻的,这些人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再其次是没有积极工作的动力,混一天算一天,极难管理,什么计件工资、什么规定工作都不好使,动不动闹集体辞职来威胁老板,最后导致人工效率很低,我把一些种植园区的工人工作效率和国外做过对比,平均工作效率是国外的1/5。当然你可以说国外的硬件条件好,国内有些硬件条件也很好的园区同样存在一样的问题。我认为当前的人工还没有上升到产业工人,无法胜任目前的规模种植管理需求。


采摘、包装、运输、市场,我把这四个环节放在一起说,这属于采后的问题。好一点的基地会先有几个销售人员去做市场,没有果子上市的时候,几个销售人员嗷嗷叫,和这个商超联系好了和那个连锁联系好了,但是蔬菜类的采收量不是恒定数量的,而是随着天气的变化变化的,气温高了采收量就高,连续三五天的阴天采收量就下来了,同时蔬菜的品种也受到影响,在消费终端很影响品牌的建设,农产品又几乎没有库存可言,所以销售终端基本上不会波动式销售(现阶段是通过大市场来平衡的),而对于一个供应基地而言,由于收到天气、品种选择、人工等影响,收获的数量是波动的,难以满足市场终端对产品销售的需求。还有,同一个基地上市的时间有限,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没有基地能做周年持续的产出,这也决定了基地生产很难和市场终端对接。

另外,即便有了多个终端市场,那么不同市场距离基地的距离不同,采摘时的成熟度标准也不一致,甚至有很多蔬菜在不同市场的品种要求也不同,组织人员在采摘和包装时按照市场的要求做不同的分选,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种植基地不具备这样的人员配备和能力。、


我们再说说在产业链上的客观因素,比如气候变化,水电问题,交通堵塞等。我们现有的绝大多数的基地种植,受到外界光照、温度影响太大,上面提到的比如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就会对蔬菜的品质、产能有影响,市场上还没有能力做出反应。

这还算好一些的,笔者经营的一处基地中2019年遇到连续大雨(据气象部门说是30年一遇)导致棚室内淹水时间过长,几百亩的菜刚进入收获期全部损失,前面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我们的自有基地还遇到过干热风造成果皮损伤果子变软失去商品性的情况,还有越冬生产的温室因为大风破坏棚膜的造成损失的情况,还有因大风引起的断水断电问题,我们2018年在一个基地遇到当地大旱,整整三个月的种植时间作物每天只能保证不到一半的水源供应,结果比我们的预计产能降低了7成,商品性也不好。还有我们运往上海的一车24吨番茄在高速上被堵17个小时,一车番茄只能就近倒掉,这些客观存在风险导致损失的不胜枚举。

也许有人会说别的不说,交通运输、极端气候这些影响你们没有农业保险吗?首先保险业在农业种植上很不健全,其次保险不会保你在市场终端的品牌影响。这些还会转嫁到对这些不可控因素对基地的种植影响上来。

03
种植业的上下游和专业化服务
TITTLES

笔者认为,一个行业如果想做好、赚钱,那么围绕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必须是发展良好的,否则这个行业缺少持续良好的供给;另外围绕这个行业的服务业应该是专业而有效的。恰恰是这两点都还差的很远。

作为市民消费者可能觉得菜价并不低,怎么会不赚钱呢?其实中间环节加上了采购、包装、运输、损耗,扣去这些产生的成本,其实留给销售的利润也没有多少。


我去过一些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城市、也去过一些传统的蔬菜产区。不管是制造业还是种植业要想发展得好,无一例外的是周边的配套服务好,比如制造业会有机器设备、有物流等等,那么制造业较好的城市的设备维修和零配件服务就好,一条街上往往有多个服务商,这个城市的物流相对发达、成本也很低。传统的蔬菜产区,也是一个镇上甚至村里有多家农资供应商也有多个蔬菜小批发市场,这些农资供应商担负起了农资及设备的销售和存储,种植户们可以很快的得到农资供应,同时这些零售商也担负了大部分的植保和技术服务,而这些小的蔬菜批发市场能保障周边农户种出来的蔬菜能很快的被运出去,目前这些小的蔬菜批发市场还担负着分选、包装等功能,这些零散的分布在周边的农资商户和小蔬菜批发市场对种植户形成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而我们的大多数规模种植园区远离这些优势产区和市场,在种植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及时的物资供应和技术服务,蔬菜采收期因为上面谈过的各种因素导致的产能波动,销售往往也是一己之力,可以说的上是举步维艰。

文章内容由“温室园艺资讯”公众号编辑整理。文章来源:职业菜农老杨;作者:杨树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