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发转移是“催命符”?癌症“幸存者”只因了解它

 成靖 2020-07-21

先听一个故事。

一位心脏不好、常失眠的老房东,他楼下的房间租给一位年轻租客。年轻人每晚夜归,习惯性扔脱下的靴子,靴子落地发出咚咚两声,总吓醒老房东。有一天,在扔第二只靴子的时候,想起了老房东前几天的抗议,于是轻轻放下。

老房东当晚等第二只靴子落地,却等了一夜没睡。

这位失眠的房东,是不是像极了忐忑不安担心复发转移的癌症患者?

据报道,有22%-99%的患者在手术后伴有肿瘤复发转移的恐惧。此种悲观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周期。

焦虑源自无助,其实,肿瘤患者只要搞清楚两件事——“我的肿瘤容易复发转移吗?”,“我能提早预测复发转移,然后采取措施吗?”,就能从源头上解决复发转移的恐惧,缓解或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成为癌症“幸存者”。

扫除这两个疑虑,只需要“一招鲜”——ctDNA检测。是的,一招走天下,所以不要走开,了解下这个新名词。

不不,其实,早已不是新名词,只是很多肿瘤患者尚且不了解这项检测技术。

复发转移是“催命符”?癌症“幸存者”只因了解它

ctDNA检测,是什么鬼?

其实我们人体内的细胞核内的DNA,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乖,一直安静的呆在核内,无聊的时候,还是会出来四处逛逛,在我们血液中四处乱窜的DNA,我们都可以称之为cfDNA。

同理,肿瘤细胞核内的DNA,跑入血液中闲逛,我们称之为ctDNA。循环肿瘤细胞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

对于特定的肿瘤,独特的突变就是一个特异的生物标记,有点类似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刀疤大盗”,显得那般突兀,因此通过识别ctDNA身上携带的肿瘤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就可以区分她来自肿瘤细胞还是正常细胞,也可以判定癌症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肿瘤细胞。

往往手术“一刀切”之后,肉眼看不到癌细胞,但通过ctDNA这种血液检测,就能一清二楚摸清是否有逃逸的癌细胞,以及它们的数量,预判它们是否容易“死灰复燃”。

简而言之,ctDNA检测,像个捕猎者,不仅可以在血液中识别捕捉闲荡的“独狼”ctDNA,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以判断是一匹还是一群恶狼。

复发转移是“催命符”?癌症“幸存者”只因了解它

实锤!提前大半年监测癌症复发转移!

动态监测外周血中的ctDNA,是否就可以用来预警肿瘤复发转移?

“监测肿瘤发展情况的新方法ctDNA检测,可提前大半年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比肿瘤标志物更早”医学专家指出。数十年来,科研人员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很好地反映肿瘤情况的生物标志物,与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相比,循环DNA(ctDNA)的表现更好。

医学家从2014年到2017年,针对125名1-3期的肠癌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及此后每3个月一次,进行一次ctDNA的检测。

研究发现

利用ctDNA动态监测,比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和肠镜,中位提前了8.7个月(最长的病友,提前了16.5个月)预警了肿瘤复发转移。

复发转移是“催命符”?癌症“幸存者”只因了解它

与上述肠癌研究类似,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Sarah-Jane Dawson教授开展了一项针对三期恶性黑色瘤患者的临床试验。

结果发现

99名患者中,有37名患者在外周血的ctDNA中可以检测到同样的特异性的致癌突变;手术前外周血ctDNA中,检测到致癌突变的病友,90%出现了疾病复发转移;手术后外周血ctDNA中检测到有致癌突变残留,且没有经过后续辅助治疗的病友,100%出现疾病复发转移。

复发转移是“催命符”?癌症“幸存者”只因了解它

总而言之,对ctDNA进行疾病监测,是未来肿瘤随访的一大利器,可预测肿瘤复发转移几率。

ctDNA检测过程复杂

ctDNA检测过程相当简单:

抽取10ml血——提取DNA进行ctDNA检测与分析——通过检测血液中的ctDNA信息可发现人体是否存在早期癌变。

ctDNA还可以解决临床取样的难点。临床上获取患者肿瘤组织样本只有手术活检及穿刺活检两种方法。转移期肿瘤患者体内可能有多个肿瘤病灶,具体到从哪个病灶获取肿瘤组织样本是一大问题。

假设肾癌患者体内有3个肿瘤病灶,不同位点之间的肿瘤细胞基因型是不同的。无论穿刺活检获得哪个病灶的肿瘤组织,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但是每个病灶的肿瘤细胞或者肿瘤 DNA 都可能进入血液循环,通过液体活检收集 CTC或者 ctDNA 能够获得患者体内肿瘤基因或者蛋白表达的全面信息,能够更加精准的指导个性化用药。

复发转移是“催命符”?癌症“幸存者”只因了解它

写在最后

ctDNA就像是肿瘤细胞留在血液中的指纹,让我们可能仅仅凭借一管血,就可以追查癌症复发转移的真凶,分析它的各项特征,从而为消灭这个凶手提供颇为重要的信息。ctDNA不仅仅能预测复发转移,还能评估疗效,监测耐药情况,指导更改用药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