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的脱胎换骨之地,你知道是哪里吗?黄州也

 猫条山 2020-07-21

    

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留下《自题金山画像》一诗,此时离苏轼逝世只有不足百日(苏轼在当年八月离世)。全诗如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的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极其有名,是苏轼对人生成败得失的总结。这里提到的黄州即是现今湖北省黄冈市。苏轼45岁至50岁期间,在黄州聚居过,在黄州期间不仅是文学创作上的辉煌期,留下彪炳文坛的“一词二赋”,在思想上也完成蜕变,黄州成为其人生的脱胎换骨之地。

苏轼的脱胎换骨之地,你知道是哪里吗?黄州也

图为黄冈遗爱湖公园 苏轼雕像

    1079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期间,处在其人生最低谷。然而,苏东坡在黄州不仅没有沉沦下去,反而一举登上文坛顶峰。破译苏东坡的人生密码,不难发现,是苏东坡的黄州智慧,造就了他的辉煌人生,并使黄州成为苏东坡的精神地标,东坡文化成为黄州的文化标识。苏东坡的黄州智慧,十分丰富,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善待自己,随遇而安。1077年4月至1079年3月,苏轼在江苏徐州当太守。时遇黄河溃口,徐州成为重灾区。苏轼带领徐州人民抗洪,取得巨大胜利。次年二月,皇上颁旨重奖。1079年4月,苏轼任浙江湖州太守。这年年底,他成为钦犯被押至大牢贬至下等州黄州。从朝廷有功之臣,一下子变为朝廷钦犯,可以说苏轼是从人生高峰一下子跌入底谷。面对人生落差,苏轼表现出了超人智慧,首先善待自己,尊重生命,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给自己寻找一个生存空间;然后,就是尽量尽快地让自己融入民众,融入自然,融入风土民情,亦即随乡入俗,营造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使自己的生命空间里,有安身、安心、安神之境、之情、之途径。再然后,就是寻找机缘,完全解脱自己,并尽可能地实现反弹,创造和实现新的人生价值。苏东坡经常这样想:“大江半是峨眉雪水,饮食沐浴皆取之,何必归乡哉?”苏东坡住在临皋亭时,极为欣赏的一种生活情趣,就是饭后“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有所思又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每当此时此境,苏东坡都感到十分惬意。苏东坡“善待自己,随遇而安”的这种人生智慧,是一种大智慧,具有很强的人生意义。 


    入世做事,借权惠民。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定惠院抄《周易》《汉书》,并经常到黄州安国寺坐禅参佛,与安国寺继莲大和尚谈经说佛。如此一来,在苏东坡的脑际里,儒、释、道进一步相互交融。正因为如此,苏东坡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大智慧,这便是入世做事,借权惠民。苏东坡刚来黄州时,发现黄州乃至鄂东弃婴和溺婴问题严重。他经过了解,弃婴、溺婴现象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一是宗嗣思想观念致使重男轻女;二是贫穷境遇而无力抚养。苏东坡利用在安国寺竹间亭喝茶的机缘,邀请黄州太守徐君猷、安国寺大和尚继莲一起,边喝茶边谈论黄州弃婴、溺婴问题。经过多次商讨,多次问计于民,终于找到了领养弃婴、捐资救济、创办养育弃婴机构等,遏制和解决弃婴、溺婴问题的一些办法,并形成文字,由黄州府公告于社会,收到预期成效。苏东坡的这种智慧超人之处,在于他身处窘困之中,以“出世”而避窘困,以“入世”而为民谋,以“借权”而成大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物我联思,禅悟进取。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主要生活就是抄写国粹、修禅参佛、行善惠民、躬耕东坡、交朋结友、游历山水、勤奋写作。在苏东坡看来,山水无言,景物无语。然而,山水景物蕴含着无数禅机、无数人生哲理。物与我是相通的,具有广大的、丰富的禅悟空间。面对自然之物、人文之景,进行联想,类比思维,可以收到胜读十年书的奇效。就是这种物我联思,禅悟进取的智慧,使得苏东坡在途中遇雨时,联系自己的人生遭际,便有“自然界有风有雨,人生何不如此”的感悟,从而认识到人生本来如此,并且进一步抚平了自己的心理伤痕,有了人生定力。苏东坡与浠水麻桥名医庞安常一起游清泉寺时,惊奇地发现清泉寺门前的兰溪(今浠水)的河水,一反水向东流的自然规律,而自东向西流。面对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联想到自己“百年强半”,且身为钦犯的实际情况,进行禅悟,从而有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人生感喟;有了“奋发有为”这一新的人生价值取向;有了他的人生中亮丽的转折,以及其后创造的人生辉煌。苏东坡这种由物而感,联想而悟的智慧,使得苏东坡着实开启了智慧的门窗,懂得了世界上之万事万物并非一成不变,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在某些情况之下,特殊性还反映了一般性。基于此,苏东坡选取了“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彻底离弃了自卑没落的人生态度。由于这种亮丽的人生转折,胜利地实现了他的人生反弹,由其人生底谷,而一举登上了北宋文坛顶峰,乃至成为上个千年的世界文化英雄,创造了由底谷而实现崛起的人生范式。 


    恣意走笔,欲纵还收。苏东坡在黄州谪居期间,时间虽然只有四年零四个月,但共写作750多篇诗、词、文、赋、札。他在黄州期间,一改官场为文习性,生发了“恣意走笔,欲纵还收”的超人智慧,形成了他的文理自然就是美的美学思想。苏东坡在黄州创作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赤壁赋》《后赤壁赋》,便是苏东坡的“恣意走笔,欲纵还收”的超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他的“文理自然就是美”的美学思想的结晶。《念奴娇·大江东去》,从展开赤壁鏖兵这一雄壮伟烈的历史画卷着笔,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阔大悠远的历史社会空间。然后,恣意走笔,写景抒情,谈今说古,感事悟哲。在即将收笔之处,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接着,用“一樽还酹江月”寓意深远的字句,完美收官,给人以“欲纵还收”美的享受。斯词一出,使得宋词一洗罗绮之态,充满豪放之气势。自此,北宋词坛之上,豪放派独树一帜,尽领风骚,苏东坡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文坛上豪放派词之鼻祖。《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横空出世之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先后问世。细读二赋,我们不难看出,苏东坡全然不顾楚辞、汉赋等文体之律条,在恣意走笔之中,自然而然地将诗、词、歌、赋、散文、议论、人物、场面、心境等融为一体。在二赋结尾处,一用“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作结;一用“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作结,均给人以“欲纵还收”的美的享受。二赋面世,对楚辞、汉赋文体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北宋文坛之上,因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赋体样式,这便是“文赋”,也叫“苏赋”。一词二赋的问世,宣告了苏东坡对宋词、汉赋进行改革创新的成功。“恣意走笔,欲纵还收”的智慧,也使得苏东坡成为高踞文坛之上,为人景仰的巨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