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鹰击长空186 2020-07-21

书接上文,本篇文章将继续从邢窑的造型特点和鉴定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继续进行邢窑的鉴定分析。

正文:

邢窑装饰手法及造型:

邢窑瓷器装饰多朴素无纹,仅有少数划花、贴花之物,虽然比同一时期越窑青瓷刻划纹饰上略有逊色,但是就唐代风尚与烧制技术来说,唐代邢窑因其白胜霜雪的洁净色调,烧成条件比青瓷要求更高。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代 邢窑白釉罐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代 邢窑白釉凤首盖贴花皮囊壶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代 邢窑印花贴塑刻莲瓣纹高足杯

邢窑的造型:

隋唐时期邢窑造型较精的有双腹螭柄瓶、鸡头壶、螭龙博山炉、象首壶、白釉武士俑、镇墓兽、白釉黑彩侍立俑,常见的有碗、唇口罐、钵、瓶、杯、盘、盆、砚等,邢窑除烧白瓷、三彩外,也兼烧黑釉、蓝釉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而且也大量外销。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隋 邢窑凤首壶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 邢窑白釉点彩子母狮塑像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代 邢窑白釉象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 白釉鹅形三足炉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代 邢窑白釉双龙柄连腹瓶

上面曾提到邢窑白瓷是为了满足不同阶层的使用需求分精粗两个品种,正如唐代李肇在《国补史》中所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陆羽《茶经》中也有赞誉,称其产品如雪似银,说明精细品种质量很高,应是专为官府烧制,用于社会高层人士。

精细品种制作精良,胎质细腻洁白,玉璧底内底施釉,造型规整,线条优美,露胎部分滑润如糯米粉,釉色光亮,不透明,无化妆土,无开片,微闪淡蓝或淡青光。邢窑中的碗最有特色,大多呈敞口,边缘上有漫圆唇口,俗称“唇口折边”,唇口内为中空,玉璧底,身浅足矮,无划花纹饰,除唇口碗外,唐中早期邢窑碗一律为四出口,器物内凸起四条线,晚唐期直至五代开始出现了五出口器物,北宋时期多为六出口。这种花口碗是在瓷胎半干时用工具按出几条棱线,外为阴线,里为阳线。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代玉璧底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唇口折边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唐代花口碗

制作粗糙的产品,工艺简陋,器形不规整,胎质粗劣,釉下施有白色化妆土,釉色偏灰,釉光不光洁,收藏界业内人士往往不当其为邢窑。邢窑器皿修底断代特征,隋代器为内凹平底,边缘削成直边,唐代也为凹心平底,但边缘被削去棱角,边缘呈圆形。唐末五代北宋多为玉璧形底。在盛唐邢窑作为北方白瓷代表与南方越窑相并称雄,但邢窑在唐末五代后就没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渐被质量更好的曲阳定窑所取代。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五代邢窑玉璧底

邢窑胎质、 釉层、底款:

邢窑瓷器的釉色有白、青、黑、褐黄和三彩等多种。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

1、粗白瓷

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

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

粗白瓷产量大,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捏练还是陈腐都不够充分,白中常泛黄,到五代时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有所提高,胎体中少有气孔夹砂现象,烧不熟的现象已基本克服,渐趋细腻。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粗白瓷胎质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粗制产品开片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粗制产品胎土杂质与气孔

2、细白瓷

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

细白瓷在加工工艺上,每个步骤都很讲究,烧成后白度很高。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好。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白釉凤首壶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细白瓷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细白瓷瓷胎

釉层:

邢窑是镁釉,高温下黏度大,釉面易光滑平整,光泽度好,但釉色有乳浊感,不透明,釉色稳定,多呈白色或白中泛青的色调。这就使乳浊釉对胎体有良好的遮盖性,器物施釉到底,质优者足心也施釉。而当时的定窑产品釉料配置不稳定,就釉而言也分粗细两种,都不够光洁,光泽度差。

底款:

带有底款的邢窑瓷器属于细白瓷,为官用或皇室用品,特点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书“翰林”。

1、底部刻有“翰林”款字,为唐代翰林院在邢窑定烧的瓷器,现代常见都刻在罐上,不排除碗上没有“翰林”字款;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翰林款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翰林款

2、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

“盈”字乃是唐代宫内大盈库的简称(皇家私库),是贡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随意使用,赏赐除外。“盈”字款常出现在邢窑的白釉碗上、罐上,在窑址还有刻有“大盈”款的碗底残片。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盈字款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盈字款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大盈款

邢窑款识问题:

邢窑的题款,目前在窑址发现的有150余件之多,其中“翰林”款5件,“盈”字款140多件,“官”字款10余件。数量最多的是“盈”字款,除此之外其它题款尚无发现。

目前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北京、河北、河南、西安、湖南、浙江等地共出土“官”字款器140余件之多。以往由于受“官”字款烧造窑口发现不多所限,关于其产地,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官”、“新官”款白瓷为定窑产品。

冯先铭先生认为,除浙江临安钱宽墓出土的“官”、“新官”产品似可能来自湖南,其他地区所出的“官”字款大体肯定是定窑的产品;冯永谦先生认为,各地出土物为定窑和赤峰缸瓦窑的产品;李辉柄先生则认为,除湖南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盒似为湖南生产的外,浙江、辽宁和湖南地区的“官”、“新官”款白瓷均应为定窑的产品;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官”字款

申献友先生认为,“官”、“新官”款白瓷均应出于定窑。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目前发现烧造“官”字款的窑址已有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内蒙古赤峰缸瓦窑、河北井陉窑及内丘邢窑。众多遗物的出土和多处烧造窑场的发现,为各地的出土物提供了鉴别的条件,因此我们在研究“官”字款时,既不能将其归于一地生产,也不应把一个地区的出土物简单地限于一个窑口。

邢窑“官”字款与“盈”字款、“翰林”款同出一地,表明邢窑在烧制贡品的同时,“官”字款器已开始烧造。最近在西安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出土的“官”字款圈足碗,与邢窑遗址所出的“官”字款器时代相同,均为晚唐,应为邢窑所烧。邢窑“官”字款器在大明宫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于探讨“官”字款的时代、产地以及研究“官”字款的含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于“官”字款的含义,学术界似乎已成共识的观点是:“官”就是指一般的地方官府。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邢窑“官”字款与“翰林”、“盈”字款虽同出一地,但显然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宫廷机构的定烧器,而前者则是地方政府所烧之物,并作为土贡供奉给朝廷的。这种“官”字款产品除进贡外,并非像宫廷定烧器那样被皇室所垄断,除官府使用外,尚可作为高档商品参与社会流通。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解释邢窑“翰林”、“盈”字款发现范围小,“官”字款则在全国各地大量发现,“翰林”、“盈”字款随着唐王朝的灭亡而消亡,“官”字款则延续到五代、北宋之原因了。

邢 窑 赏 析: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白釉凤首壶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白釉罐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白釉壶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白釉兽足炉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白釉玉壶春瓶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白釉皮囊壶

类银类雪云魄起——邢窑鉴定分析(二)

邢窑绿彩三足炉


篇幅较长,万分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