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中玉 · 石火光中寄此身 | 茶专栏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石中玉这款岩茶,属于木讷而有后劲的。

之所以叫做石中玉,我不知其得名的具体原因,但是我却觉得这个名字恰如其分。一是把岩茶的精髓体现了出来。岩茶岩茶,岩石上生长,虽然呈现柔和的花蜜果香,可是在汤的内质里,却有岩石般坚硬的风骨。二是把这款茶前面看似平淡无奇、后续却有绵绵喉韵的感觉也一下子表现出来了。

石中玉,看着是石头,却是一块美玉啊。中国最知名的和氏璧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不过令人疑惑的是,既然卞和本人便是一位琢玉能手,不知为何却没有将玉石完整的抛磨和展示出来,仍是矿物的原貌去急匆匆的上交。卞和捧着这块所谓的“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这块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便命名为“和氏璧”。实际上这个故事令人疑惑的地方还很多,比如既然是“璧”,那么一定是个环形,文王是基于什么启示一定要把这块石头剖开,而且做成璧形呢?

其实一样令人费解的还有我们目前的教育。我是搞职业教育的,按照道理,一个18岁的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是职业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可是,这么多年,我遇到的很多孩子都让我哭笑不得:有上厕所不冲水的;有吃不下员工食堂饭的,虽然我也是在那里吃饭,而且并不觉得真的难以下咽;有在宿舍夜里十一点还大声喧哗的,而不管别人已经休息;有在公共洗衣间强行把别人还在洗的衣服拿出来扔在一边,把自己要洗的放进去洗的;有站军姿两个小时,中间还会阶段性活动,然后向父母、学校告状说企业体罚虐待学生的……我们企业的培训中心越来越像是幼儿园,我觉得面对的是一群群看似身强体健,可是心灵和素养不及孩童的人。中国的年轻一代到底怎么了?

到底怎么了?是因为父母都是卞和啊。把自己的孩子当成璞玉,可是又没有真的静下心来去雕琢他、整理他,而是急着去向世人展示。所以我们逼着孩子们去学各种知识,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却没有时间让他们的心灵成长,让他们首先成为一个有素养、有节操的人。这事儿真的挺可怕的。

本来茶叶的文章应该轻灵、高贵,没想到我喝着石中玉,却拉拉杂杂、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大俗话。可是我真的希望,中国的教育应该着重于内涵,而不是表面的光鲜。这一方面,真该好好的品品石中玉啊。


李韬

眉州东坡管理学院院长。

喜欢美食、热爱行走、愿做茶人。设立了“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品百家茶、学数派法”的目标并在持续实践中。出版有个人文集《辨饮中国茶》、《新手买好茶》、《一泡一品好茶香》、《不负舌尖不负卿》、《舌尖上的中国乡土小吃》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