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着茶,我吃掉了秋天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中国最受欢迎的茶道美学微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弘益茶道美学

我不在杭州,不知道满觉陇的桂花如何铺染深巷人家,不知道携风掠雨的香如何醉了满城。但恰逢友人寄了罐儿糖渍丹桂过来,说食中有天地,风景颇迷人。

我乐呵呵的打开盛出一勺儿,这用糖渍的丹桂,隐隐甜润,不张扬,细腻的味道如点点心事藏于罐中,久放之后有淡淡酒意,时光酿了的味道。将刚摘的梨子,山楂和菊花一起放好,乱煮一碗风景

梨子和菊寒凉,山楂桂花性温,想着应该是可以的。这秋天还是有这点儿好,果子成熟,可观可食,成熟之色,多为暖色,秋冷风飒之时,煮碗热吃,而且渐渐发现,秋天好多可以吃的,桂花,菊花,山楂,石榴……煮完之后,盛出一个满满秋日,待午后闲暇,慢慢吃掉。

今儿年剩了些没喝完的绿茶,拿来和丹桂一起泡来,味道也还不错。最后取了桂花糕,取绿豆、桂花、抹茶制作,绵绵糯糯 入口即化。

今天的下午,我在北方,但却好像和南方的好友一起吃了茶,赏了秋,见了桂子飘香,全因这桂花一宴。都说食色性者,我愿这样来解释,食,入胃,物质满足;色,入心,精神满足,两者不可偏废。色,形式之美,而形式之美不可小觑,《文心雕龙·物色》里一篇有记,“岁有其物 ,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人们也是自然中的一员,常与万物的变迁有着同样的心理节奏和感觉,观看到体会到的声色形境,虽然是看到摸到的物质,但宗白华先生说“一切有机生命皆凭借物质扶摇而入精神之美”。今我见了这又好吃又好看的自然之物,自然是“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此文原创,责任编辑:二珊)

作者:拙不錦 / 弘益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