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茶清欢,素心一瓣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算来我喝茶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了,我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白茶的。不过我可以确定,我与白茶的这场相遇,是命中注定,是冥冥中的天意,是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我爱白茶,我爱它满身披毫如银似雪下的那抹绿意,我爱它低调却奢华的惊艳回味,我更爱它的清简出尘。

白茶清淡写意,像隐士,像箫,像《红楼梦》中薛蘅芜吟咏白海棠的那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放了几年的老白茶用铁壶静静煮了,能煮出枣香甜香和药香,一边煮,一边读几页书,可以是唐诗宋词,也可以是外国名著,都无妨,因为白茶是最包容的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更是对它赞不绝口: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他这一句“如玉之在璞,无与伦也”,足以道出白茶的与众不同。

白茶的品名别致好听,比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白毫银针四个字有侠气,每次看到,总会想到一个白衣翩翩的侠女身披漫天霞光而来。白毫银针,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它的滋味就像它的外表一样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牡丹三个字自带富贵气,因为它和国色天香的牡丹结合在了一起。牡丹绝艳娇娆,可在前面加了一个“白”字,却让它平白添了几分清雅。不为别的,只因白之一字,是生命最初鸿蒙初开时的颜色,是空灵纯净不染纤尘的至善至美。白牡丹,因其绿叶形似花朵,冲泡后又仿若蓓蕾初放,所以有了这样一个新奇的名字。

寿眉完全不同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寿眉二字全是中正平和之意,像是一个过尽千帆的中年女子,一切风烟俱净了,再也无惧惊涛骇浪,褪尽了花哨的服饰,只穿简单的麻质衣裳便能平心静气地过好每一日。又像是颜真卿的楷体,那力透纸背的飒飒风骨,叫人一见再难忘。贡眉的干茶色泽翠绿,冲泡后汤色呈橙黄或深黄色,香气鲜纯,比起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更多了几分老意。


白茶中,从前我爱喝白毫银针,可现在,似乎寿眉更合我的心意。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我买来的一饼六年老寿眉,陪我度过杭城的每个冬日。总是习惯在早上,掰开一些老寿眉,洗净五颗红枣,再加上农夫山泉,然后放入白茶煮茶壶中,静静地等候茶开。煮透了,一屋子的茶香甜香枣香和药香,一杯杯下去,醉了我的古琴,醉了我的猫咪,更醉了我的文字······

都说“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可对我来说,却是白茶清欢,素心一瓣。白茶,见证着我一路成长,我愿与白茶神交,直到老。

作者:潇湘清尘 |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