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朵云 | 朵云轩120周年藏品特展064木版水印《徐渭杂花图卷》

 昵称40044036 2020-07-22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在“南朵北荣”木版水印经典作品中,最代表荣宝斋的《韩熙载夜宴图卷》,双钩重彩,呈“富贵”之象,而朵云轩代表作《徐渭杂花图卷》则一片江南水墨图,多“野逸”之趣。

朵云轩珍藏

木版水印徐渭杂花图卷


大美朵云


木版水印  徐渭杂花图卷  朵云轩藏

纵30厘米  横1053.5厘米 纸本水墨

明代画家徐渭的水墨写意长卷《杂花图》,是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全卷纵30厘米,横1053.5厘米,作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花、水仙、竹子等花卉蔬果十数种。徐渭以疾飞狂扫的豪放气势信笔涂抹,笔触歪斜正侧,跌来倒去,一气呵成。画中线条、墨彩、气韵、造境无不自如流畅。谢稚柳曾冠其“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誉。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在中国水墨写意花鸟技法的演绎中,徐渭是集大成者。他一生失意坎坷,却很有才气,他在书、画、诗、文、戏剧等方面无所不能。他自评为:书一、诗二、文三、画四。其实他中年学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尤工花鸟。因他经历坎坷,一股愤世嫉俗之气郁结于心,借笔墨挥洒抒发,将水墨写意花鸟画推到用笔恣肆狂放,泼墨汪洋淋漓,不求形似求神韵的大写意画格。


左右滑动查看


清初的八大、石涛到乾隆时的“扬州八怪”,延绵到晚清的赵之谦、吴昌硕,乃至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无不受其影响。郑板桥对徐渭服膺之至,不惜“以五十金”换取徐渭涂抹的一枝石榴,并刻制了一方“青藤门下牛马走”的印章钤盖画中。齐白石曾自称“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杂花图》画在生纸上,在作画的墨中加过胶,徐渭时喜用胶墨作画,这样可以避免水墨渗散。此长卷以枯、湿、浓、淡无数墨色层次,点、厾、勾、抹诸多笔法参用,挥写出洋洋洒洒、激人心弦的笔墨的旋律。
徐渭《杂花图》的笔墨如此高妙,梓印此画的难度可想而知。墨线的节奏,墨点的变化,浓墨的华滋,淡墨的莹润,枯笔的苍茫……以及浓淡墨相破的渗晕关系,都需要通过水、墨在木版上还原。为了再现作品墨色效果的微妙变化,这一画卷一共勾刻了大小不同的线版、平版和枯笔版257块。为了达到与原作相同的笔墨的枯湿浓淡和虚实变化,以及作品层次分明、意趣横生、水墨淋漓的生动效果,套印逾千次。朵云轩雕印这件《徐渭杂花图卷》,勾、刻、印三道工序二十多名技术骨干参与工作,花了近两年光景。


1983年底,朵云轩木版水印《徐渭杂花图卷》印制成功,将作品笔墨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朱屺瞻观后,赞叹再三,在卷后题下了长跋:
青藤道人,天才横溢,诗文书画,皆冠绝于时,尤以写意花卉独步古今。明清以还称大家者,其当之可以无愧。此卷笔势纵横,墨气淋漓,隽拔超逸之气溢于纸上。襄于某古董商处见之,爱不忍释,终因索价甚巨而失之交臂,至今勿勿四十余年,犹时在梦寐。顷朵云轩以木版水印复制,与原迹几无二致,余展读再四,如又与昔贤晤对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