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接虚拟现实技术元年

 胖头陀科技 2020-07-22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的出现,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不过它却是最近几年才更多地为人所知,其发展亦是本世纪才逐渐加速起来。

我在大约20年前开始接触到虚拟现实(这个词),当时是在一份游戏报纸上。那份报纸虽然地处西南,却比较前卫,常常连载某些科幻文青关于虚拟现实的、以网络游戏为载体的小说。

估计作者们当时对虚拟现实所知不多,他们往往是将游戏中角色的感受对应到人物,甚至虚拟角色的死亡与现实人物联系到一起——游戏里挂了,现实里也会告别这个世界。现在看来,这当然是挺扯淡,不过在当时还是觉得蛮cool的。

第一次真正对虚拟现实有比较靠谱的感受,还应感谢经典大片《黑客帝国》。通过一根物理连接线,尼奥和他的伙伴们可以进入到母体Matrix中,在那里他无所不能,有用不完的枪械,并且可以很潇洒地躲避子弹,而且能够随心所欲地掌握各种技能和功夫。

观影后的我,自然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臆想。我在想,会不会我是一段级别不怎么高的程序,我的真身在某处做生物电池,供机器王国使用。你可能会觉得我秀逗了,然而我真的觉得墨菲斯的阐述很有道理: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什么是真实?真实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你指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那真实也只不过是大脑产生的刺激信号而已。

不好意思扯远了。在类似的几部电影(譬如电影《阿凡达》里也有类似插拔开关进入全新世界的设定)之后,我感觉业界对虚拟现实的思路像是真正打开了,在游戏娱乐之外,人们开始思索将之用于旅游、房地产、购物,用于方方面面。

不得不说,国外肯定还是走在我们前面的。谷歌、Facebook、苹果等公司,纷纷重金投入虚拟现实,索尼、三星等亚洲公司也不甘落后,目前已经有一批产品问世。尽管在售价上,这些产品可能难以吸引大批的用户,但是它们却可能点燃革命的火种。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美国媒体对虚拟现实的应用。著名的《纽约时报》日前推出了第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和谷歌纸板头盔的虚拟现实新闻客户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纽约时报》将会提供浸入式的报道,其中包括纪录片、新闻现场视频等,360度的场景报道,可以让读者充分体验到身历其境的感觉。与通常的虚拟现实产品不同,谷歌纸板头盔在市场上的售价仅为几十美元,这就让硬件成本不再是虚拟现实推广的最大阻碍。目前,包括美国广播公司、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在内,均在大力布局虚拟现实的媒体应用。2016年被认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元年,或许媒体业将会最先做出突破。

这个世界,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一些具有颠覆性的新鲜玩意儿。虚拟现实看起来也是这样,它或许距离其最终形态仍然非常遥远,但是它已经让我们开始思忖如何将很多在过去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点按☝图识别关注!名称:胖头陀

ID:it-observer


本账号长期提供本人原创文章,分享在科技、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偶得。
欢迎各路好友、同行讨论和转发。其他公众号转载,无需支付报酬,但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