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疯狂动物城》谈及影片译名

 胖头陀科技 2020-07-22

最近抽空看了多人推荐的《疯狂动物城》。说真的,有孩子的真该带孩子去看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以为这部片子对成人的启示意义更大一些。

至少对我来说,成长的路上我非但没有像片中号召的那样去try everything,反倒几乎是nothing了,这于我当然是再也无法弥补的缺憾,毕竟过去的岁月不可能再复制一份重新来过。

非常喜爱这部片子,片名除外——我没有做过翻译,不过还是能感觉到译名实际上并不高明。本片的英文名《Zootopia》是动物园(Zoo)和乌托邦(Utopia)的合体,如果在译名上加以考究,必然能鼓捣出个上口、隽永的名字,而不是当前这个通俗不过的片名。

这些年来,国内电影译名水平不断下降。举例来说,从20年前起,皮克斯制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动画片,结果在国内上映时,几乎都给改成了XX总动员。其实那些影片架构内涵各不相同,我不信博大精深的中文世界里就找不出对应的名称。

譬如那部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WALL·E》,被硬生生翻译成机器人总动员,实在是令人无语:译者脑子进什么东西了?其实这也不是大陆独家的问题,港台的译名分别是太空奇兵和瓦力,听上去也不上档次。

就像我们日常写新闻稿一样,电影译名也有流水线的做法,除了上面说到的XX总动员之外,XX通缉令、魔(神)鬼XXXX风云、XX特工队、XX疑云、XX惊魂等,也是百搭不厌,诸如此类的影片我们一年总要碰到十回八回。

不知别人怎么想,我一直非常喜欢多年前的经典影片《魂断蓝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文片名的缘故。或许某些人认为这种译法已经背离了片名的原意《滑铁卢桥》,然而我认为它既没有剧透,又赋予原作更为深远的内涵,绝对是神来之笔。

很多时候,直译其实也会是好的选择。譬如那部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赎》,大陆业者没有做任何的发挥,沿用了原名,而香港和台湾分别译作《月黑高飞》和《刺激1995》。尤其是台湾的译法简直莫名其妙,假如以后有人再说“中华文化正统在台湾”,我们大可以用电影译名这种事情来反击。

很多时候,台湾的影片译名都比较怪异。譬如让·雷诺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译成了《终极追杀令》,一下子low了许多。至于《燃情岁月》、《廊桥遗梦》、《暮光之城》到了台湾,居然就成了《真爱一世情》、《麦迪逊之桥》、《吸血新世纪》。

话说回来,港台对《Zootopia》的译名分别是优兽大都会和动物方城市,感觉还不如大陆的翻译水平,两岸三地的业者究竟是怎么了?

除却片名以外,其实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差距:当人家的动画片里融入了无尽的创意,通过反思来传递责任与爱心,呼吁打破偏见时,我们的动画片却陷入了光头强和熊二的世界……

今天就说到这里,毕竟这个话题不是我的强项,我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最后,再一次强烈建议你,去影院看一遍《Zootopia》吧!


点按☝图识别关注!名称:胖头陀

ID:it-observer


本账号长期提供本人原创文章,分享在科技、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偶得。
欢迎各路好友、同行讨论和转发。其他公众号转载,无需支付报酬,但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