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个100万,你会是何种反应?」 ——胖头陀 可加微信 1126699 联系作者 ◆ ◆ ◆ 文 | 康翔 北京时间8月1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我的主业是企业级科技报道,因此目光越过了核心电商等内容,直接着落在阿里云上。 ➊ 财报显示,阿里云当季的收入达到了24.31亿元,增势惊人。按照这个趋势来看,阿里云年内营收有望超百亿元。 尤其令人吃惊的是,阿里云的付费用户数环比上个季度增加了13.7万,增长至101.1万,一举使得阿里云成为亚洲首家百万级用户规模的云计算公司。 或许会有人像郭德纲那样批评我:“没有见过世面的东西!”现在不要说支付宝或者淘宝之类的应用,即便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App,也随随便便就能刷出百万乃至千万的用户规模。 可是,我们终究说得是企业级应用啊,玩法与B2C完全不同。每一次企业级应用的用户规模出现跃升和突破时,均意味着其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日臻完善。 此前我曾经参加过很多企业级软件和应用系统的发布会,一些顶级的巨头用去几十年之多,才堪堪达到数十万用户的规模,不过这就已经为企业带来了丰富异常的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是企业级产品和服务在客户端的应用实景,企业能够通过实际的应用,找寻产品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进行优化和迭代。 如果说任何的产品都存在阈值,或者直白了说是天花板,那么决定了天花板高低的直接因素就是用户数量和规模。短短几年里,阿里云的付费客户达到百万以上,这本身就说明阿里云的前程不可限量,“天空才是极限”。 100万付费用户能够为阿里云带来异常丰富的试炼场。真金需要火炼,阿里云也是同样。在面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时,阿里云将更进一步提升能力,要上得了天,下得了地,为阿里云的各类客户提供服务,持续赋能。 ➋ 阿里云此前的优势在于中国市场,大摩(摩根士坦利)预估阿里云的占有率逼近50%,并且仍在拉开与身后所有对手的差距。 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也开始屡有斩获,更不消说阿里云成为奥运会的指定云计算服务商,由此带来的巨大推动示范作用将在最近几年迅速彰显出来。 既然大摩都表态了,小摩(摩根大通)自然不甘人后。“2B客户的黏性要远高于2C客户,客户一旦使用阿里云之后,会不断增加使用量。”小摩的观点与大摩几乎一致,它认为在中国市场上接近占有半壁江山的阿里云来说,将不断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 阿里云的用户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实打实地表现在质量方面。财报显示,中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人保金服、亚洲航空等海内外超大型企业也正式成为阿里云用户。 阿里云被企业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中,而这必将对同类企业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其中,人保金服采用阿里云来支持其服务拓展,亚洲最大的廉航亚洲航空也在使用阿里云的安全、内容分发网络CDN等产品来支撑全球业务。 摩根大通认为,种种迹象表明,阿里云的用户群体正在从中小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不断向传统领域的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等企业级市场迈进,这也让业界对阿里云的下一步动向充满兴趣。 随着阿里云在全球各地新建数据中心,很多中国客户在拓展海外市场时,自然而然地将企业的业务部署在阿里云上。过去一年里,凭藉阿里云,大疆创新、ofo等科技企业迅速拓展国际市场,出海企业们通过云计算节省了超百亿元的成本。 德意志银行相信,对超大规模企业的服务显示出阿里云拥有丰富的解决方案和经验,足以帮助这些企业将应用迁移至云端,实现数字化的运营及扩张。 与此同时,阿里云建立了全球化的人才资源储备,在北美、西欧、中东、东南亚、日本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和市场服务团队。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抑或国外企业开拓中国市场,阿里云均可以提供全面的应用支撑和平滑的应用迁移。 ➌ 正是基于各种综合的考量,在前不久Gartner发布的IaaS魔力象限中,阿里云作为一家中国厂商进入到“前瞻者象限”,距离“领导者象限”仅仅是一步之遥——那里盘踞着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两大巨头——阿里云理应对此感到骄傲,毕竟在此之前,阿里云从未进入过IaaS魔力象限,它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分析人士的想象力。 阿里云的突飞猛进,令我们对它充满期待;100万收费用户的迅速达成,也让我们不由得对阿里云在未来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营收占比和利润贡献产生某种联想。 从目前来看,AWS在亚马逊的整体营收中占比14%,微软Azure虽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但是应该不低于AWS的比例。以此类推,阿里云未来在整个集团的营收有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而在当前,诸多分析机构也一致看好阿里云的后续表现。 华尔街知名投资媒体The Street的观点更加明确,它认为阿里云是一颗真正的明星。相比以前AWS和Azure的二骑绝尘,阿里云的强劲增长表明“对亚马逊和微软来说,(云市场)有了一个严肃的云计算玩家。” 财报发布之后,各家投资机构纷纷上调了阿里巴巴的目标股价。摩根士坦利认为阿里云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IT巨星,坐拥百万级的用户规模,与亚马逊、微软共同瞄准市场三甲。 与其他云计算提供商不同,阿里云人工智能在全球率先进入到产业化应用阶段,并取得不俗的进展。譬如在工业领域,阿里云的人工算法对保利协鑫切片生产中的数千个生产参数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良品率的关键变量,目前已成功提高硅片良品率1%,相当于每年帮助企业节省了上亿元成本。 咨询公司埃森哲近日的一份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将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率增加1.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将从该技术中受益最多。不难想象,未雨绸缪的阿里云ET工业大脑理应得到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 除此之外,阿里云ET城市大脑、ET医疗大脑、ET环境大脑也迅速深入各个行业。不久前,澳门特区政府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引入阿里云ET城市大脑,为城市治理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 对于有些人而言,“先挣一个亿”可能只是个小目标。不过对致力于普惠技术的阿里云来说,首个100万付费用户的get,就像是普通人赚得人生的第一个100万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切皆有可能,未来尽在云中。 责任编辑:阿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