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稷文苑】难忘那年抗“非典”// 山西临猗 王守忠

 后稷文苑 2020-07-22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难忘那年抗“非典”

 

山西临猗 王守忠

连日来电视、网络接二连三报道世界各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特别是在我国武汉及数市也有这种病毒的患者,此时此刻,使我不由想起2003年抗击“非典”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忘不了,2003年春夏交季之际,社会上开始流传我国南方发现了首例SARS病毒(非典型肺炎病毒)患者。当时我在卓里联校负责办公室工作。开始大家并没在意,直到数日之后,联校接县教育局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预防工作,于是联校立即召开中、小学校及动儿园校、园长会议,安排防控工作,要求学校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师生不得随意出校门,家长及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由于非典患者症状为发烧、咳嗽及呼吸困难,所以联校要求每天早、晚对师生进行体温测试,如有不适立即上报。作为办公室人员的我,那些天除了对联校院内办公室和各个角落进行消毒外,身不离电话室,随时注意接听全联校一所初中、八所小学和五所幼儿园的情况汇报与登记工作。

谁也没有想到这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非典肺病”不仅来势凶猛,而且难以治愈,为了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上级要求学校停课,学生全都放假,省、市电视台为学生开设了“空中课堂”,让学生在家学习。

忘不了,当时面对传染性极强的非典病毒,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了果断有效的积极措施,扎实做好抗击非典疫情扩散的防治工作。就拿我们学校教师来说,学生虽然放假在家,但每一位教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健康,而且牵挂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初三教师面临的是中考在即,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功课,他们一方面通过电话和学生取得联系,随时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当时还没有手机和电脑,农村的电话也没普及,只能以村为单位让学生成立学校小组)。另一方法,教师将学习内容和试题编写成提纲,以试卷形式,学生人手一份,定期送到各村学生学习小组,待学生完成后再取回批阅,如此反复,风雨无阻,为了学生,教师无怨无悔。

忘不了,在SARS病毒疯狂肆虐的这一年,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共有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那次疫情最大的牺牲者。忘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已经年过六旬。为了抗击非典,他临危受命,勇往直前,亲赴疫情第一线,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忘不了,在这场与死神较量的战斗中,众多医护工作者坚守一线,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收治一名非典病人的过程中不幸被传染了病毒,然而,就在她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她却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忘不了,除了叶欣之外,17年前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还有陈洪光,李晓红、彭志敏、张锦,王晶、陈静秋……

忘不了,那一年,从三月到六月,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医务人员和全国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这种来势凶猛,流行之快的“非典”疫情得到了彻底控制,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又一奇迹。

时光不居,岁月留声。转眼十七年已经过去,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那一份凝聚叫力量,那一份坚守叫责任,那一份付出叫奉献,那一份沉默叫支持。举国上下,从政府到地方,从工厂到学校,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非典”,让人们心灵交换心灵,真诚辉映真诚;“非典”,让社会力量传递力量,生命点燃生命。那短暂而又漫长的日日夜夜,那一段段“抗击非典”的故事,留给人们的是一段抺不去记忆,续写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王守忠,山西省临猗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四十年,自幼热爱文学,业余时间写些诗文,多篇作品在《运城日报》、《运城教科报》、《小学语文教学》等报刊杂志和《老姚故事会》、《临猗网》、《梦马文学》、《黄岗新风》等平台发表,被读者誉为最受欢迎的乡情系列作者之一。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