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俗”,书法中什么是雅?什么是俗?如何趋雅避俗?

 百了无恨 2020-07-22

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说到“雅”和“俗”这两个字,雅和俗是相对的,它们虽然不能涵盖书法美学的一切,但是它包含的内容却相当的广泛,成为人们评论书法的重要审美标准。

宋代黄庭坚在《山谷题跋》卷七中有一段名言:“学书需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一、我们对书法的雅与俗的理解和区分,大体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

1、书写的规范化

我们平常有说到”雅正“一词,”雅“字的原本意思它就包含有规范的意思,对一幅书法作品来讲,首先看它写的字是否规范,也就是是否合乎法度。

一幅字猛一看觉得不错,细看有很多字写的不合法度,这幅字通常叫做”伤雅“。而伤雅便是入俗了。


2、作品有意境

一幅书法作品称得上有意境的,指的是它的内涵美,有神韵。也就是书写的形式与书写的内容相统一,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我们常常举例:王羲之的《兰亭序》表现得幽逸闲适,给人出神入化之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表现义愤填膺之慨。这两者都表达了作者的意境。

一幅作品如果没有意境没有神韵,像一个人长得端庄丰满,但是没有一点精神。

明清时代的”台阁体“、”馆阁体“就是属于这一类,根本谈不上雅,应该把它归为”俗书“;

现在还有一类作品,娇柔造作、哗众取宠、肆意夸张,给人一种粗俗、躁动的感觉,这也是另外的一种”俗书“。

颜真卿 祭侄文稿

3、作品有个性

书法作品是书写者情感抒发的体现,书法艺术是有个性的,书写者的情感因人而异,其创作可以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情趣和风貌,有古拙的、有苍劲的、有空灵的,给人不同美的感受。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可以称得上”雅“。

如果作品没有个性,泥古不化,或跟随别人亦步亦趋,则是永远不能脱俗的。

4、作品有新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相应地变化,书法肯定要严守前人的法度,但是绝不能一味仿古,如果一昧仿古就没有时代气息,如此也称作”俗书“。

清代李笠翁在《曲话》中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笔墨当随时代“,要适合众人的审美要求,使人领略到美的情趣才称得上”雅“

我们通常称赞一幅好的作品”雅俗共赏“,这不是降低作品的水平,而正是这部作品拥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能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假如把高雅理解为高不可攀,谁都看不懂,那就失去雅的意义了。

沈尹默书法作品

二、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趋雅避俗,怎么才能做到雅而不俗呢?

1、要有一颗纯净的心

一个俗不可耐的人是创作不出雅致的作品来的,就像黄庭坚说的:”胸中有道义……书乃可贵“。

2、要有广博的学识

只有”广之以学识“才能够畅雅脱俗。就像苏东坡所讲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要有深厚的笔墨功夫

汉字是书者情感的载体,如果没有深厚的笔墨功夫,再美的情感,再深邃的意境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