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少民 || 家乡掠影

 艺笋 2020-07-22

家乡掠影

文/高山流水

我的家乡在崤山腹地的中河境内。北与三门峡市的陕州区李村镇毗邻,南距洛宁县城二十五公里,洛三公路穿境而过,算得上洛宁的北疆了。一座土石相间的山在那七沟八梁九道坡,纵横交叉,几乎全是红土与黄土交织的土地上突兀而起,名曰:鹿山。相传,周武王伐纣,逐鹿中原,西汉末年刘秀及汉建安年间曹操均涉足此地。山的西麓有一村庄叫旧县村,据史书记载,旧县在唐代时为永宁县县衙所在地,始建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经唐到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历354年。城内设一驿站,名曰:鹿桥驿。鹿桥驿毗邻官道,是连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要塞,丝绸之路经过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鹿桥驿曾经领略过“明月永照长生殿”那歌舞升平的大唐气象,目睹过帝王将相,官宦臣僚,文人学仕,大贾商旅的神采,而且经历了“渔阳鼙鼓卷烟尘”的战乱人祸。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的盛世太平,唐王朝逐渐衰败没落。随着岁月的流逝,鹿桥驿的遗迹也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

鹿山顶上有一古寨,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寨墙全取山石垒砌而成。墙厚二米有余,高约三米之多。墙上设有瞭望台与炮台。站在寨顶,山下方圆数十里,一览无余。据说,建此寨的初衷是乡亲们在兵荒马乱年代防兵祸匪患用的。在冷兵器时代,它确实庇佑了乡亲们的安全。可惜到了太平年代,村民们为建房,竟然把它拆运一空了,现在只能隐约的看到它的根基遗迹。

我的家就在山东麓的山坳里。很久以前,先辈们依山势,沿土坡修造宅地,凿窑而居。土窑冬暖夏凉,倒也安适。村里二百来口人,均以农为生。祖辈老幼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因是山坡陡地,土质脊薄,人们含辛茹苦,劳作一年,还是连嘴也顾不住,仍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可我们村的人祖辈都没有应验这句话,尽管贫穷,但他们穷得有出息,邻里之间相互帮忙,倾力相助,大家和睦相处,从未出现过坑蒙拐骗,尔虐我诈的事情,日子过的倒也安恬。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绿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积极性越发高涨,衣食住行条件逐趋优越。在政府的引导下,乡亲们建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烟草,林果等为支柱产业的生产体系,多种经营并举,合理调配,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乡亲们开展了荒山野壑的绿化工程。如今,寒暑易节,山坡上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四季常青,春意盎然的松柏。夸張些说,林间山鸡成群跑,野兔结队蹿,飞鸟振翅飞,沟溪流水潺潺响,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惬意,让人沉醉不知归路。早在汉时人们就作药用的鹿竹,鹿萱,鹿草,星布林间。山脚下,每到春季,莺歌燕舞,槐花开放,香气飘溢,蜂来蝶去,银妆素裹,这里宛如一个天然大氧吧。山脊上的各种信号塔,遥相耸立,风景这边独好。据地质勘探,山的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离山的东面不远的石崖上还有一股终年长流不息的地热水,正有待开发。

【大石涧水库   吴越浮萍拍摄】

站山巅西南而望,渡阳河上的三洛大桥,犹如飞虹落于两岸,贯穿南北,亘古天堑变通途。大小车辆,梭行其间。商旅农桑,南来北往,通行自如。大桥东侧,一混凝土钢架结构的巍巍大坝如盘龙锁于河道,形成了一高峡平湖。昔日,若遇霏霏淫雨,大沟小叉,山洪汇集肆虐,如猛兽无羁狂奔,沿岸民众,屡受其害。而今,水库(大石涧水库)落成,清波荡漾,小舟游曳,水鸟翔集。夕阳欲颓之时,沉鳞竞跃。皓月当空之时,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岸边怪石嶙峋,每逢春夏,草木葳蕤,野芳发而幽香四溢,佳木秀而蒙络摇缀,别有一番胜景。即令疾风骤雨,疯狂喧嚣,库区及周边也安然无恙。大桥两端的库区移民安置小区,屋舍俨然,栉比有序,与碧波相映成趣,简直是人间瑶池。随着配套工程的日臻完善,库区将成为集防洪,供水,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靓丽风景线。置身于此景,定会使你心旷神怡,趣味无穷,流连忘返。

我的家乡虽然全然与名山名水无缘,但它环境清雅,物产丰盈,掌故颇多,人风淳朴,也该算得一块风水宝地吧!

2017.11.16

【作者简介】高山流水,原名高少民。曾创作《红寨艳阳》等多部剧本。近几年有诗文散见于艺笋丶天涯知己丶河洛风景线丶山水文苑等网络平台和相关刊物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