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了解“EPC”工程承包模式的特色

 昵称35929475 2020-07-22

“EPC”是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中普遍采用的承包模式,也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积极推广的一种承包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市政工程等领域。

一.什么是“EPC”

“EPC”指的是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最终向业主(建设单位)提交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

深入了解“EPC”工程承包模式的特色

(图一:“EPC”模式的优势)

二.“EPC”模式的优势

(一) 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二) 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三)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EPC”模式的风险

“EPC”模式目前的优势虽然比较明显,但是在项目管理当中,风险管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EPC项目。在一份EPC合同中,承包商的风险其实贯穿了整个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和每一份附件。对于承包商的风险管理, 根据其特征以及应对策略的不同, 其过程划可分为投标阶段、合同谈判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三个阶段。而其中项目实施阶段由于项目投资规模大、管理跨度大、协调关系多、技术环节复杂,参与项目管理的关联方多,风险管控尤其重要

深入了解“EPC”工程承包模式的特色

(图二:建筑工程定额计价模式)

就国内EPC项目而言,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风险主要包括工期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设计变更风险、材料及设备供应风险、外部干扰风险等。通过项目实践,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风险管控:

(一)健全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

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体系相对复杂,组织机构层次多,应在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上,通过签订严密的合作协议、分包合同制定统一的各项工地管理制度,按照分工合作、同步协调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应针对现有人才结构普遍难以适应项目管理需要的特点,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的实践中使用、发现和培养项目管理人才。提倡在工作中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分解使之简单化,将繁琐的事情程序化、表格化,将容易疏忽的方面制度化,从而不断提高项目执行机构的工作效率。

(二)增强合同风险预测和防范意识

合同风险预测和防范意识是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工程管理意识的综合体现。一方面,加强项目管理团队合同管理、风险预测和防范的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认真研究FIDIC合同条件、发包方合同管理的方法与程序、研究合同管理的典型案例,使项目全员认识到合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三)加强变更合同管理

项目过程管理中,合同变更是工程索赔的重要依据。首先,设立合同管理的专职人员,做好合同资料和相关的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为项目索赔做好基础工作;其次,施工过程工程数量增加、工期延长以及设计方案变更、施工组织优化等都必须得到监理和建设单位以及关联方的及时签认,为清概索赔工作奠定基础。

认真选择分供商和合作单位

EPC项目专业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总承包商对专业分包商往往高度依赖,尤其是专业设计/工艺分包商。因此总承包商在选择设计者、分包商、制造(供应)厂家时,应综合考虑合作单位是否有类似工程的经验和业绩,参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资源组织和投入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报价等因素。如果选择的合作单位、分包商不能很好地完成相关任务,总承包商将最终承受最大的损失。选择分供商时,一定要严格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货比三家,择优选择。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EPC”项目模式的使用让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同时明确了责任人,保证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责任制问题,虽然对于目前国内EPC的实施还存在着很多风险问题,但根据项目人员逐渐改善和优化更加能使用于工程建设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