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心底的那盏明灯

 乐乡树人 2020-07-22

我心底的那盏明灯

/赵业勤

满腔和气,给别人点燃善灯;

随地春风,为子孙留下光明。

横批:心中有光

彭兆维是中共党员,曾任松滋三中副校长、工会主席。他恪守党章,为党立功。在修身和齐家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克己修身、陶铸子孙、慈善传家、和睦乡邻”是彭氏家族的祖训,“满腔和气,随地春风”是他心底的那盏明灯。他守祖训,点善灯,一生与人分享善良与美好,用博大的爱,影响周围的人。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走进他的书房,就走进了一旷抒情,只见一副对联熠熠生辉:

忠义二字团结中华民族,

慈善一念体现民族精神。

几十年来,他是忠义慈善的实践者。“人性的善,如同天上的太阳,能融化人们心中的冰点。”这是他脱口而出的一个比喻。他的善行就像一粒粒石子,虽小却能在社会中激起层层向善的涟漪,久久荡漾。

1986年,江心村一个学生因困,申请休学,他知道上此事后,拿出当月工资的一半,替这个学生交齐学费和生活费,后来还有不少的资助。这个学生从此奋发图强,考入军校,现在是公安部门一通才。

1990年,他的同事患了慢性病,需要每天熬中药,只是柴火难找。他知道了这件事,毅然决然将祖宗留下的一棵香樟树锯掉,准备送给患者。有个乡亲知道香樟树做家具,会百年流香。这个乡亲自信高价能使磨推鬼,于是去收购。他对乡邻说:“用香樟木煎药,满屋会散发淡淡的幽香,未喝药,先闻香,也是人生一快事。”听到这里,乡邻知趣地走了。锯树是在暑假,假期中天天忙于锯木、劈柴、晒柴。他们将大树变小块,将小块变小节,将小节变成2寸长的成品。挥汗劈柴,挥泪包扎伤口。当几千斤树变成成品后,他们其乐无穷。后来,每星期天给患者挑一大捆,这样坚持了四千六百天。故事很感人,患者逢人便说:“彭大哥的每一份爱心,都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温暖、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希望。”

1996年向贫困人员捐衣物,献爱心,他捐的全部是新衣,价值几千元。

汶川地震,他率先捐款。捐款现场,他这样说:“无论山崩地裂,无论飞沙走石,人性的光辉,永远是这个世界上不灭的灯盏。”

去年冬天,有位老师患了癌症,由于子女在外工作,多有不便,他和李大姐连续照顾患者三个多月。夫妻俩肩上担的是道义和责任,心里装的情义和恩惠。他们每天送汤送药送故事。患者一听故事忘疼痛,李大姐这个天生的故事大王有了用武之地。故事讲了一百多个,今年正月十五,患者说,我来讲一个故事作为回礼。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女孩小时叫文静,大一点叫童真,再大一点叫可爱,再大一点叫淑女,再大一点叫白富美,再大一点叫亲切,再大一点叫慈祥。关爱我,用香樟的香沐浴我多年的人就是亲切慈祥的李大姐。遇上你们是缘,手握你们是福。

一言以蔽之:同事们爱听他演讲,同事们爱和他交往。他的风采,令人崇敬;他的气质,令人赞赏;他的性格,总让人感到生命的燃烧,看到时代的希望。

尺素传情,培养操守

我们先欣赏他的一则日记:

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能否成为有用之才,从小就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如同一棵小树要想成为栋梁之才,就要从还是树苗的时候栽培、浇水、施肥、松土、修剪,最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作为植树者的父母,往往忽略了最后一个环节,一棵未经修剪的小树,只会旁逸斜出,没有一根笔直的树干又如何能高耸入云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掌握好教育的火侯与技巧是每一个家长和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由这段文字可见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火侯与技巧。

家书是生命的安慰,是孩子成长中的指路明灯。善于用家书教育孩子是他们20年来每月都做的功课,一月一个主题。百封家书,百样主题,百样情怀,百样况味。尺素传情父母心。

让我们来欣赏家书的一个片断吧:

“人世间的成功女性具有超乎寻常的强烈自尊,这能使她们将童年的梦幻转化成职业成功的现实。她们具备不知疲倦的精神和能量,使得她们别具一格,以不同的方式行事和思维。她们被巨大的能量驱动,以竞争性和进攻性风格,追求自己的目标。耐心并非她们的完美,而完美和恒心却是。她们常常凭借女性的魅力来推进自己的事业。”

这家书传承着博大的爱,激励他们的孩子们在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向孩子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

这家书如绵绵涓流不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培养了孩子们的人生操守。果然,两个孩子兰心惠质,达礼又知书,早已成为省重点中学的名师。

孙女文哲,留学美国期间,每月给外公一封家书。可谓亲情款款,系念依依。他曾经给孙女写过这样一封家书:“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我们说,这种教育真是独出心裁。孙女在在美国成绩优异,多少单位特聘。外公的“吃尽滋味盐好,走遍天下家亲,祖国就是你的家”的妙喻,对孙女有很大的震撼作用。她毅然回国,被上海市中国人民银行特聘。

总而言之,他们的家教流淌着真,滋养着善,焕发着美;他们的家教弘扬着德,启迪着智,健美着体。

(作者单位;湖北省松滋市职教中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