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海听风】我看到 | ​杨 茜

 乐乡树人 2020-07-22

我 看 到

杨 茜
这个寒假一定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寒假,这个春节也是我们过得最冷清的一个春节,这个假期也是我们过得最紧张的一个假期。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新冠肺炎的消息。原本愉快的假期,原本阖家团聚的节日,却被这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破坏了。我们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出门游玩,不能外出聚餐,不能上班不能上学,只能安守家中,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抗击疫情做一点贡献。是的,在这种特殊的时刻,老老实实的宅在家中就是在尽责就是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但是我看到有那么一群人不一样,面对疫情他们迎难而上,他们,总是在逆行。
我看到一群穿着白衣服的天使,肩负重任,向“疫”而行,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我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那是他们连续奋战在疫情一线留下的痕迹,疼吗?肯定疼,但是他们却好像丝毫感觉不到,脸上的疼手上的疼已经被他们抛却在脑后,只想救人;我看到一个个医生护士剪掉了长发,舍得吗?舍不得,但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即使是哭着也要剪去长发,为了大家的安全,头发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我看的一个个蜷缩在地上休息的身影,困吗?困,但是他们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人,累了困了地上短暂的休息下就又起来战斗,他们说救死扶伤,自来就是医生的天职,那一身身繁重的防护衣,那一滴滴流下的汗水,那一个个奋斗在病床前的身影,都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守护,甚至,有的医生更是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牺牲在抗疫的一线,他们为我们铸就了一座“白衣长城”,阻挡着病魔的肆虐。
我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他劝别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84岁的他却义无反顾的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我看到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我看到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日夜奋战;我看到医生护士们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写下的一份份请愿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看到千里驰援的军医、各地医疗队为武汉带来一次又一次支援;我看到7000多名建设者,24小时不间断作业,从规划到完工,仅用了10天就建成了火神山医院;我看到协调有度、保障生活物资的各个部门;我看到坚持在各个高速路口测量体温的交警;我看到了深入到各个社区进行排查的警察;我看到了在各地党员参加抗疫工作的身影。
我看到在武汉封城之后,私家车主戴着口罩,自发接送医生护士下班;我看到全国各地的捐赠物资蔬菜、水果等源源不断的送来;我看到河南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捐了10万斤大葱,因为联系不到刨葱机械,300多个村民到地里用手硬拔了三天;我看到云南一个寨子一半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捐了22吨香蕉,农户摘完香蕉用摩托车队运下山,接力运送到湖北;我看到义工们、志愿者照顾独居老人;我看到社区工作者们给居民派送生活所需;我看到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不断的捐钱捐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看到了太多太多。
医生、护士、科研人员、人民警察、公务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小区保安、社区工作者、超市派送员、新闻记者、志愿者等等不管前路如何凶险,他们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正是因为他们的逆行,才让我们在疫情前面生活如常,内心安定。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实际行动,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并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只是因为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深爱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只是想保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我看到了他们的逆行,我看到了他们的勇敢,我看到了他们的无畏,我更看到了他们的爱,因为有他们,因为有那么多人的努力因为有那么多人的奉献,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作者单位:松滋市南海小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