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清走笔54】唤醒生命自觉,共享成长之美|彭 珉

 乐乡树人 2020-07-22

唤醒生命自觉,共享成长之美

  彭 珉
新学期,学校吹响了“新教育实验”的号角。说实话,乍听到“新教育”这个名词,我很茫然,“新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怎样才算是“新教育”?学校善解人意,几度组织我们参与“新教育”的线上学习。在学习中,我领略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新教育可以唤醒家长,新教育可以成就孩子,新教育可以引领教师,新教育是如此的美好与神奇!

新教育唤醒家长,共同成长。王智慧老师人如其名,她以“领读父母,共育未来”为主题,讲述“新父母,新德育”的教育故事。王老师耐心的讲解,我知道了“领读父母”的深刻含义。原来,这里的“领读”不仅仅指读书,还指对父母学习成长的引领,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德才兼备的榜样。新安小学每学期向家长推荐2本家教书阅读,通过布置父母作业,父母做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组织读书交流会、孩子参与评价等系列活动来唤醒父母育子意识,激发每一个父母自我成长的愿望。王老师智慧的教育故事,让既是新手班主任,又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我受益匪浅。不少家长都知道,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孩子学习的时候便主动陪伴,于是,很多家庭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在伏案写作业,家长在一旁玩手机,甚至看电视。现如今,线上教学打破了常规教学方式,家庭家里即学校,卧室即教室,家长既是班主任,又是辅导员。上网课前家长要调试网络,熟悉线上听课、打卡、查看家校本、提交作业等软件操作。更让我惊喜的是,每次线上答疑总能瞧见家长们在一旁正襟危坐,督促孩子专心学习,协作孩子完成任务。线上教学,孩子在学习知识,而家长也在学习新的育儿方式和教育方式。没有家长的学习,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家长只要好好学习,孩子必然天天向上。”当家长成为学习者,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这才是家长最美好的人生姿态,也才是教育最靓丽的风景线。


新教育成就学生,卓越成长。新教育实验尤其重视新课程的开发。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大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让孩子们的触觉更加灵敏,想象更加奇妙,心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充沛,视野更加开阔,意志更加坚韧,最终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同时,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新课程也还给孩子们一个天真浪漫、富有情趣和充满诗意的童年,给他们今后的人生涂抹亮丽的底色。孙莎莎老师开设微电影课程,为羞涩的农村娃搭建了一个花开有声的大舞台,让每个孩子都嗅到了自己成长的芬芳。王玉金老师开设经济课程,以嫩芽币为班币,在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奖励。通过淘宝节、贸易节、旅行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永葆了班币的激励性,增加了孩子们社会生活的体验。我也不由得想到我们松滋实小“绿植扮靓校园”项目式校本课程的学习方兴未艾,正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体验泥土芬芳的环境,亲身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创新节假日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前不久,一群上清小戏精cosplay世界名画萌翻众人,每个孩子都是行走的艺术家,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发现着美,更创造着美。当我们从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份纯真的热情以及痴迷的眼光中,既看到了新教育课程的魅力,也看到了课程对他们成长的意义。
新教育引领教师,赋能成长。如果说新教育可以唤醒家长,成就学生,那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就是一种引领、一种启迪。其实像王玉金老师那样以班币为奖励的方法在我的班级管理中也有实践,只不过我的实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仅仅只是设立了积分奖励制,谁作业写得美观奖励一分,谁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了奖励一分……久而久之,孩子们渐渐对这种积分奖励制失去了兴趣,这种班级管理制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王老师一样同是班主任,为什么他对于班级管理能做到游刃有余,而我却总是觉得手足无措。仔细研究王老师管理班级的案例,不难发现我的问题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思考与创新。只有创造性的开展班级工作才能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充满活力,才能使班级活动充满新意,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学生、不同事件给班级发展带来的困惑,才能带出特色明显、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班级。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马克思也说:“教育绝权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新教育唤醒了家长的亲子意识,唤醒了学生的成长愿望,也唤醒了教师的思考与创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所有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共同追求。为了这份幸福与完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乐意向新而行,唤醒生命,共享成长。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