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清走笔85】未来已来,时不我待|熊 芹

 乐乡树人 2020-07-22

未来已来,时不我待

——读《未来学校》有感
熊 芹

《未来学校》是我今年寒假阅读的一本书,出自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刚开始拿到这本书只是粗略的阅览一遍,书中讲到了未来学校会彻底打破学习年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限制,大大解放人的学习能力,看起来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愿景。随后新冠疫情爆发,教育部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号召,线上教学刚需“扑面而来”。这才真正觉得教育改革和教育变化是大势所趋。我又重头将这本书细细品读了一番。


学习不以时间为限,不受地点之拘。从孔孟授学,教育发展到今天,一直是学生背上书包去上学,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大家统一上课、下课,上学、放学,从来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而未来的学习中心就像彼此连接的环岛。学习中心全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也没有上学、放学时间;没有学制,可以8岁入学,也可以12岁入学;没有学习者年龄的限制,10岁的孩子可以跟70岁的老人在同一个课堂上课,一切都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选择。这样看来未来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公平问题: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而且未来学校倡导的这种“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形成全民学习氛围,一群人影响着一群人,一代人推动着一代人。
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生命为基石。现在的课程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呈螺旋式上升,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阶梯化的知识层次,使学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升学习难度。而未来课程的体系架构是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智识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作为必要补充。未来学校的课程是一组最优教学资源的整合,未来学习中心既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又有课程整合能力。这样促进学生和家长更看重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何运用知识。
未来教育的课程思想打破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教学手段的旧局面,将课堂完全还给孩子,让孩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组合优质课堂资源,找到他最想学的学习内容,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它会让学生成长为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者。
教育当以发展为根本,以未来为导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教育应该以发展为根本,以未来为导向。不管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如果学校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教师教学方法固足不前,那么在任何时代,学习都不可能打破常规,不可能有新发展,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让人在现有的社会里掌握更多能适用未来社会的生存方法,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条件,从而更进一步的创造、创新。
2020年来势汹汹的疫情,让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教育部紧急部署,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成了教育界的新模式,虽然此前网络教育在各辅导机构已经普遍开展,可是大规模的进入普教课堂,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在心里嘀咕:这样能行吗?在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网上出现有不少老师被网课逼“疯”的段子,就拿我来说吧!刚开始接到居家办公的安排时,我无从下手,软件不会操作,“如何统计孩子的各种信息”、“如何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加入云课堂中”、“如何布置课后作业”等等都是我要思考的问题。通过一次线上培训加上私下反复尝试,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便能娴熟运用钉钉平台的相关功能。当我掌握了直播答疑、视频互动、连麦互动、屏幕分享、打卡任务、智能问卷、优秀作业在线展播等信息技术手段后,课堂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教学还可以如此!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发展的教育只能是知识机械化传达,教师思维不发展,课堂不会有新意;教学手段不发展,课堂缺乏生动;教学内容不发展,课堂缺乏生命力。一个没有新意、毫无生趣、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如果承担起国家文明的传播重任呢?网络授课已经是未来教育模式的初探,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紧跟时代脉搏,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技术给善于学习的老师更大的平台,也可能让停滞不前的老师倍感困扰。《未来教育》中提到的“能者为师”的时代,大抵如此!
当个性化、定制化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上教师声嘶力竭、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场景将大大减少,很多时候学生听不进老师的教学,并不是因为他懒惰或笨,而单纯的就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科目。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几千人几万人都千篇一律按照统一的标准学习内容去学习,自然有人感兴趣也有人很抵触。所以我们老师做教育,一定要思考:我教的是不是学生爱学的,我怎样教学生才肯学,我怎么教才能让他能听懂听明白。教育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在保留传统的同时需要创新。正如文中一句话所说:以未来照亮现实,是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的使命。
总之,《未来学校》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未来感、新鲜感的全新教育世界,令我们遐想无限,而又期待无穷。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让我们充满信心,去迎接新教育时代的到来!去拥抱新教育时代的未来!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