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玫瑾:若发现孩子有这3个行为时,该打就得打,长大了很难改正

 昵称65625155 2020-07-22

引言

相信很多父母都被自己的熊孩子折磨的不轻,孩子从小的调皮,不听话,厌学,每一件事都让父母操碎了心。

而面对当今以沟通为主的时代,不提倡体罚教育,所以很多的父母在面对着不能打,不能骂的孩子表示无奈。

但如果孩子在面对这些行为时,父母屡教,但孩子依然不改的话,那父母也绝对不能姑息,该打还是得打。

李玫瑾:若发现孩子有这3个行为时,该打就得打,长大了很难改正

李玫瑾在《圆桌派》上说:在该管孩子的时候你不管,而在不应该管他的时候你却开始管。很多父母都是这样。

其实管教孩子的最好时期是孩子3-6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识,并且可塑性强,并且此时的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更容易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李玫瑾在现场还举了一个例子:孩子在3岁的时候跟你闹脾气,他能怎么跟你闹?最多不过在地上打滚。但是等到孩子13岁了,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闹呢?可能会离家出走,甚至会跳楼轻生。

现场的观众在听完后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可是殊不知,孩子小时候不管,长大后就管不了了。

因此孩子在小时候如果有这3个行为出现时,父母不可心软,该打还是得打,否则孩子长大后很难改正:

1. 一有情绪就摔东西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叛逆期其实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孩子2岁就开始了,此时孩子闹脾气,耍情绪,可能会哭闹,在哭闹的同时可能还伴随着摔东西。

刚开始孩子并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在一开始父母可以多教导孩子,抚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找到正确的情绪发泄方式,但是如果孩子还是屡教不改,有一点情绪就开始摔东西,那父母就可以考虑打一顿了,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2. 威胁父母

相信父母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种场景,你不让我看动画片我就不吃饭;你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了。孩子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就不停的哭闹,甚至是威胁父母。

遇到这种现象,很多父母看的哭的那么伤心的孩子很快就妥协了。就这样,孩子不断的试探父母的底线,父母不断放宽自己的底线,而父母放宽底线的最大借口就是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可殊不知长期以往的妥协,让孩子逐渐养成了习惯,潜意识里逐渐认为只要我哭闹父母就会满足我,渐渐任何事情都依赖于父母,长大后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且不懂得团队合作,自已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都得宠着他。

因此遇到孩子总是这样胡搅蛮缠,威胁父母,威胁家长时,父母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3. 偷东西

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在大多数家庭都能满足孩子基本的要求,但是有些孩子的占有欲特别强,看到一个新东西就想把它占为己有。

比如说闺蜜家的敏敏,敏敏的占有欲就特别强,每次无论看到什么玩具都想占为己有,刚开始闺蜜还觉得没什么,总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占有欲强也是正常,因此总是由着孩子。

直到有一次,孩子想要别人家贵重的玩具车,并且想要将它强行带回家,自然是被闺蜜制止了,但不成想回家后闺蜜发现孩子竟然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偷偷的将玩具车带了回来,此时闺蜜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寄语

遇到这几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尽早制止,将这种事情扼杀在摇篮里。可能很多的父母会不忍心,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心头肉。

但是你想一想,相比于孩子在长大后的无作为,甚至是反常规作为,父母此时的心狠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呢?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严惩不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