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那些事儿(长篇连载)三十四

 痴情君 2020-07-22

(十三)

海康县第三中学,是我工作的第二站。说真话,要想分配在县城工作,确是不易的事。僧多粥少,谁不想往县城跑呢?想起上次分配的事,心有余悸,这次可不能被动等待,让人家乱点鸳鸯谱了。如果不活动活动,虽然不会再让你回原来的小学去,但百分百会派你到乡镇中学去。
八月中旬,我接到了新一轮分配消息了。这次攀上了一位新亲戚,她和局长夫人是老乡,是姐妹。在亲戚的带路下,主动去拜访领导夫人,说明我的情况。有句话说:“枕头风比金钱有时还管用。”这句话经过验证是有效的。

本来,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安排在县城附近,不超出二十公里的范围就行。符合这个条件的有附城中学、南旺中学、雷阳中学和客道中学。能够进去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人家对我的愿望三缄其口,避而不谈。是我愿望过高了?是怪我没送脑白金?我忐忑不安,不明原因。

一年一度的毕业分配大会又召开了,领导重复的依然是以前的话"听党的话,服从祖国的安排,组织需要你到哪里,你就得到哪里。“这次接到通知书时,我大喜过望,祖国竟然安排我进入海康县第二中学。感谢祖国,我差点激动得晕了过去。

原来是我小人之心度人家的君子之腹。人家是真心想帮你,但又不需要你什么。看来中国社会,有人情关系就是不同,有熟人帮助更是不一样。要知道,从待遇来说,当时除了一中外,就轮到二中了。多少人想进去,可是费了不少口舌或是较大代价呢。

我心中对局长夫人怀有无限的感激之情,帮我调进二中,我简直有进入天堂的感觉。可是,我对官场的潜规则依旧陌生。我当时以为有人事局的调令,进入二中是确凿的事,不会有意外了。我高兴得太早了,后来我还是不能调到二中去。

为什么?原来,二中校长阿板和教育局长有过节,虽然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从行政级别来说却是同级,局长的话他可以不听。这次,他就是不服从局长的安排。后来我听说,在竞争局长之位时,他仅仅差了一票,对这位局长不服。还有他想要的人局长不批,结果他就以此报复,对局长的调令不理不睬。

当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二中,把调令恭送到板校长面前时,他似乎觉得我是外星人,认真地端详了我,而对调令视若无物,然后摇了摇头,说:“对不起,我校的语文教师已经满额了。”
“不会吧,不然教育局怎么会安排我来?”
“那是局长的事,我怎么知道。”
“求你了,板校长,你就准了吧。”
“求也不用,真的不需要”

我沮丧地离开,怎么办呢?有人说,他一定是需要见面礼。这次,我可是豁出去了,马上和朋友借钱买了些好烟好酒。要知道,我去局长家可没买这么贵重的礼物呢。真的,我到局长家去,只买了十二瓶健力宝(才半箱)和二斤鱿鱼,这在当时能算送礼吗?(后来人家还叫我提回来)。

晚上,趁着朦胧月色,我独自到板校长家去,谁想到敲了半天门,他就是不肯给我打开。他最后隔着门缝和我交底了,实话实说,有个宣传部长的儿子刚毕业,刚好是中文系的,我无法拒绝他。

我再次着急起来,天呢,天下真有这等复杂的事情,本以为一帆风顺,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硬是把我挡在门外。我只好再次去请教亲戚,她说你还是找人事科长去,看他如何解决吧。于是,我提着板校长不要的礼物,转身就到人事科长家去。

人事科长毕竟在局长的领导之下,门一下子就敲开了,并且非常热情。他说他对板校长的作法也无能为力,要不就改为三中吧。我说三中如果也不要我呢?他说我刚才打个电话给三中校长了,没问题。“既然三中肯要我,那我就去吧。”在我印象中,三中二中差不多,都是县城完中,我不想错失进城机会。反正我原来期望的中学都不是县城的。补充说一句,当时人事科长也不敢要我的礼品。

可是一九九O年的三中和二中就是相差很远。我去报告时,才发现三中的办学条件太臭了。当我把调令交给高主任时,他对我非常热情。他把三中的情况简单向我介绍了一下,最后对我表示歉意地说:“三中教师宿舍非常紧张,你只能暂时到外面去租住一下,学校给你每个月补助五十元。”当时一房一厅租价约一百元。

我环顾了三中的校园,它真的是弹丸之地,面积不会超过二千平方米。不要说宿舍紧张,就是其他设施也非常简陋。没有操场,学生做早操或上体育课就得横过一条马路到对面的县运动场去。学校只有两三幢宿舍楼,和一幢东西走向的教学楼,不,应该是综合楼,因为这里既有校长办公室,又有教师办公兼会议室,还有图书室,还有教师宿舍。

真佩服当时的设计者,如此的多功能使用,也能设计出来。即使是现在,仍然还有教师混住在教室之间或前后延伸出来的楼道之间房间里。有的教师还在这里结婚,传宗接代。有时看到他们在这里晒的衣服迎风招展,心里别有一番滋味。看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在当时中国一些地方仍是一句空话。

后来,我才知道,占了我位置的宣传部长的儿子,正是我初中的同学。以前,在学习上可以和他有得一拼,现在这方面我可是无法跟他竞争。但我又反省了自己,还是情商欠缺。如果我坚持赖在二中,找校长软磨硬泡,天天去报告,最后留下来应该不成问题,在公立学校,多个人少个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毕竟教局的调令在我手中攥着,怕个啥。

世上哪有后悔药,哪有十全十美,我应该知足常乐吧。这毕竟是命中注定了。想想美湖,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我在一位学生的帮助下,在他家附近租了房子,想不到的是,一租就是三年多。后来因参与一项活动,结识了副校长,我才搬回校内居住。

什么活动如此让我如此得益呢?下节我再告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