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长久】 把娃嫁给兴乐坊,兴乐坊做油哩!

 西岳文化 2020-07-23

兴乐坊做油哩

文/段长久

房檐水响叮当

把娃嫁给兴乐坊

兴乐坊做油哩

班坊村旋猴哩

亭子巷里杀牛哩

这是数百年来华山脚下渭河南岸流传甚广的民间顺口溜。

说起兴乐坊村有着七千年的文化积淀,提起兴乐坊做油更是闻名暇迩。

我小时候每天早上睡在炕上就能听到惊天动地的"咚咚"声,那是城外的油坊开始蹾油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老姨夫是城外油坊的油头,我和小表弟常去那里看热闹,去蹭上一片油炸馍,吃的满嘴流油,令小伙伴们羡慕要命。

城外的油坊在二巷和正巷之间座西向东,东西长约二十五六米,南北宽约二十米左右,土木结构。从正门进去,便是大厅。那时没有电灯,点的是马灯显得很神秘。

大厅中央的横梁上用粗麻绳悬吊着一根比大老碗还粗的两丈长的木头,油光发亮。前头削成园锥形并套上拳头大的铁环,西墙跟南北向横卧着的是用榆木或药木做成的庞然大物——油槽。

大厅南墙根盘的是一米五左右高的大蒸锅,专门用来蒸花籽粕。

花籽粕是在一公里外的孙家弯水磨坊加工而成的,当时还没通电,先辈们便开沟挖渠引用罗敷河的水建起了两、三座水磨坊,磨面、弹花、拧花、碨花籽。

水磨坊横跨在河中央,用石条砌起,木扳墙、篮瓦顶。用水的重力使大水轮转动,水轮又将动力转嫁给竖立的传承轮,传承轮顶上便是石磨下扇,上扇固定不动,有两个下料的孔,下扇飞速转动磕磕碰碰地咀嚼着小麦、玉米、棉籽。将中国人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水力发电的原理就来源于此。

磨碎的棉花籽由几个单轮的绞马车(也叫鸡公车)推上两个大长形筐"吱吱咕咕"的推到油坊,进行热蒸。

磨碎的棉籽放在大蒸锅里蒸,蒸汽弥漫在整个油坊,油脂芳香在老远的地方都能闻到,沁人肺腑令人陶醉。

蒸好的热粕装进特制的竹笼里,再倒入稻草中进行包裹,然后用铁环箍成圆饼状的油坨,最后将油饼一个一个的横排在油槽里,再逼上木楔,这时,十多个拉绳的帮手,分两行排开,一个抱油头,跟着两边各一个付油头抓住笼畔状的东西听候油头的指令。

油头一声"啊……呓……"大家应到"啊……晓……",拉送木头撞击木楔,一个个油饼受到外力的挤压变薄,再加木楔(木禊分两层,进行递增)再用木头扽楔……,就这样反复多次进行,只听得油饼"咯吱吱"的响,油哗哗的流进油槽下面的油缸里。

南来北往的人惊喜的看着这喷香的花籽油,久久不肯离开,再加上兴乐坊人的勤劳朴实,大家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都千方百计的将自家的姑娘嫁给兴乐坊的小伙子。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食油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农民日常饮食的奢侈品,生产队每年每个人分到的油少得可怜,通常是一斤左右,平时的饭菜中难得见油腥,用酱油炒菜然后用筷子头沾点油以满足口感。 

多数家的厨房里都有一个比巴掌大点的小铁勺,把柄有六、七十公分长,待做饭时给勺里倒一丁点油,然后伸入炉膛等油热后倒入葱末,炒成葱花汤子,最后给饭里操一点拌上,真是香到喉咙眼去了。

再说油做好以后,从油缸里灌进油篓子里,由本村里青壮劳力推上绞马车走街串巷的换棉花籽——叫换油,他们过渭河穿洛河,用一双脚一付绞马车,跑遍了北五县的大街小巷……

作者简介:段长久,华阴市罗敷镇兴乐坊村农民,兴乐坊村文化产业促进会成员。热心公益热爱诗歌,常年从事粉刷、油潻、作过小生意当过教师,上过南山下过北滩,感受生活用文字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关于赞赏

赞赏金额全部归作者。7天内点击量超过1000的,另加稿费10元,超过2000加20元;7天内新人留言20条以上奖励10元。作品发布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给原创作者。须加微信suyan834398802

投稿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