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氏壮哉】中国红色小村庄苏家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7-23

中国红色小村庄苏家
在中国放大的版图上,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名苏家,它是江西省莲花县坊楼沿背的一个自然村庄,这里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同时产生过两位声名显赫的县委书记,他俩是☞苏相生与☞苏国珍;这里也遭遇过毁灭性的浩劫,先后三次遭到地主反动武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烧杀抢掠,村庄彼时一片生灵涂炭。
 追朔到历史渊源,该村庄自始祖云卿公立基至今已达六百余年,它的地理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方是可耕种的田地,后邻海拔百米的延绵小山,其间长着茂密的松树林,左边是贯穿南陂与九都的通道,这样的地形得益于先祖们开基选择时全方位的考虑,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耕读愝意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利益的垄断与对立,打破了村庄昔日宁静的生活,历史回转到近代的土地革命时期,全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运动。1926年11月19日,省农民协会筹备组在南昌成立,第二年2月召开了江西省第一次农协代表大会,莲花县在省农会代表方志敏的指示下,时任县委书记☞苏国珍同志组织当地群众与地主豪绅武装展开了顽强不屈的斗争,根据当前形势,县委领导确立了农协会的具体任务,包括清算地主豪绅的剥削帐,焚烧文契,破除迷信,没收祠堂庙会的田产等革命措施,这实际有成效的土地运动,打压了地主的嚣张气焰,同时也引起了豪绅地主的深刻仇视,决定对其家乡苏家村在力量薄弱时发动一场烧杀行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军阀国民党公开背叛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妥协封建势力,施行空前未有的白色恐怖,屠杀工农兵及一切革命群众。江西自朱培德等军阀统治以来,藉口“剿匪”,“清乡”指使其部队与豪绅地主靖卫团,守望队蹂躏城市乡村杀人放火,抢劫扰害,使我县劳动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28 年湘赣边界土地革命刚开始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镇压工农革命,便在莲花当地组织了一支反动武装,史称靖卫队。1928年7月19日夜晚,县委书记苏国珍从县城便衣回家探望患病父亲苏丹山,并指令任连长的苏寿生召集苏天生,周灿林等几十人在苏家秘密集合商议如何响应上面武装领导陈竟进的斗争方案时,不料由陈朝湘靖卫队头目带领几十号土匪和打手持枪冲进苏家村,四处搜查赤卫队,正在站岗望风的苏天福闻讯急忙告知情况有变,请求务必赶紧撤走,他们在黑暗中跑到后面山上的松树林里围成一堆继续开会,苏国珍布置了工作内容,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配合完成县政府围绕土地革命的总纲方向。但是,靖卫队头目陈朝湘见抓不到一个革命党恼羞成怒,命令手下点火烧掉村庄的房子,以便能回去交差。这里顿时一片火海,火光映遍夜空,年老体衰的老人除了苦苦哀求便是老泪纵横,年少的小孩依偎在父母身边吓得颤颤发抖,怎奈这帮恶人早已扬长而去,这一切的起因都是由于苏家村闹革命最为猛烈,苏国珍,苏相生居为首领。
 1930年11月16日,国民党77师中将师长罗霖奉命回江西参加“围剿”井冈山根据地,在莲花县稍作整顿后,听说坊楼苏家还是“不安份”,国民党决定带领部队开赴苏家进行“剿匪”进行镇压,幸好革命分子早已撤离以避其锋芒,他们经过四处搜查一无所获后,敌师长罗霖见状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士兵用火烧掉所有刚建不久的房子,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眼睁睁看着一片熊熊大火,一些竹木所做的房子更是烧成灰烬,这帮敌人还不解恨,正欲烧毁“南溪苏氏宗祠”时,当地苏恭顺老人跪求辨称该宗祠的萍乡分支也有份时才幸免遭难,浩劫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龟缩在祠堂内艰难度日。
 1930年岁末,根据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布告,其中第三条规定:消灭军阀豪绅地主及一切反动派的武装,武装革命工农群众,扩大红军到100万,优抚红军家属,分给士兵土地,派人帮助家属耕种,优待伤病士兵,改善士兵生活。(引自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108页),这一及时性法令补充颁布,使红军战斗力快速加强,但在国共力量悬殊之下,蒋介石仍然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大力度围剿。1932年12月,国民党调集40万兵力对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疯狂进攻,但红军在前堵后追的情况下机智反击终于战胜敌人。处于国统区的莲花县反动势力有所抬头,1933年8月21日正值秋收季节,国民党反动势力纠集兵力再一次扑向苏家,搜捕革命志士,但对当地老百姓威逼利诱后仍一无所获,反动头目十分愤怒下令烧掉房子,村庄瞬间呈现一片火海,浓烟滚滚,房间里收割好的谷子烧黑后连鸡鸭都不敢吃。历史不堪回首,悲壮哀哉,这个自然小村庄11户家庭先后三次遭遇浩劫,并为革命牺牲了8位能力非凡的革命志士,为了缅怀先烈,理应牢记他们,这9位分别是:2位县委书记苏国珍与苏相生;营长苏寿生;赤卫队长苏天喜;3位班长苏天福,苏天生,苏天意;1位文书周灿林和战士刘桂恩。
 一声惊咤催人醒,万象生机天地灵。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辗滚前行,在日益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今天,昔日这苏家村庄无疑能成为我国红色资源中的宣传典范之一,更愿能成为中华爱国教育基地,愿苏家村的光辉革命历史继续传承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不断激励后人而砥砺前行!

撰文:苏信道

编辑:苏耿仁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苏氏


精彩文章  欢迎阅读

(快速通道)  苏氏烈士谱    老兵故事 

苏氏宗祠     苏氏寻亲        青藏苏氏

世苏动态       福建苏氏         浙江苏氏

热门阅览       四川苏氏         内蒙苏氏

河南苏氏       吉林苏氏         安徽苏氏

湖南蘇氏       江苏苏氏         江西苏氏

贵州苏氏       新疆苏氏        天津苏氏

广西苏氏       陕甘宁苏氏      云南苏氏

广东苏氏       台港澳苏氏      海南苏氏

上海苏氏       黑龙江苏氏      湖北苏氏

重庆苏氏       苏晋云专栏      山西苏氏

山东苏氏      苏健强作品      北京苏氏

河北苏氏     苏登科史料      辽宁苏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